近期,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聯合下發通知,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允許新建500米以上建築。
近年來,隨着城市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各地“攀高”風氣愈演愈烈,摩天大樓遍地開花。很多建築爭相競逐市內、省內、國內“第一高”的名號,一些城市也希望以絕對的高度優勢,打造“城市地標”“城市名片”,刷新“城市天際線”,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爭議。
500米限高令,意在遏制這種不良風氣,讓城市地標建築迴歸正確的、良性的軌道。
更高,不意味着更美
建築,作為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民族技術和藝術水平的綜合體現,一直以來都以獨有的尺度被人們高度關注。
地標建築,絕不能只追求絕對的高度,而要回歸人本、因地制宜,利用和適應基地及周圍環境的同時,進行人性化尺度設計,尊重人的需求和使用者的體驗感受。
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環境層級的尺度,即地標建築所處的環境元素,包括地理地貌、生態環境、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
這些元素能與地標建築的存容相吻合,並以地標建築設計為依託,定格區域環境設計,賦予地標建築動態和生命,造就相互連接、層次複雜、持續變化卻又相對沉穩的現代都市情景,既突出城市地理區域特色優勢,最大化地滿足和適應人的視覺和心理需求,讓不同觀者產生相同共鳴,也讓相同觀者產生不同共鳴,這是地標建築所注重的“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精準表達。
建築層級的尺度。地標建築在人們舒適的視覺距離以內的時候,被作為個體來觀賞,此時被關注的是建築的形體凸凹、體量分割、門窗洞口、顏色劃分等中級的尺度元素。
這些元素彰顯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素養和建築特色,在滿足“便民、惠民和為民”設計理念的前提下,使地標建築和樹木、水、石等元素一樣,作為一種內嵌的生活空間要素而織進都市肌理,建築元素和景觀設計共同構織城市生態文化,因勢形象地突出地標建築的意義,使其具備強烈的感染力和情感性,給人以美的聯想和想象,從而創造具有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域名片。
細部層級的尺度。包括地標建築的材料質感、顏色微差,面磚的貼法、磚牆的砌法,以及裝飾線角、雕刻等建築細部,於細緻中見韻味,簡約中求典雅,突出地方特色,留給人們無限遐想的思維空間,從而可以用最簡單的形態和最少的筆畫,來喚起對於其所在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典型而獨特的記憶。
“雖為人作,宛自天開”。在尊重地方文脈及自然的基礎上,既“道法自然”,又巧奪天工,使地標建築的設計在“道”的理念的支配下,與人和自然相互依存,形成一個活力四射的有機生命共同體;同時以當地環境資源為核心,在材料的整個生命週期內優先考慮滿足生態、環保的要求和保證材料的本體性能,運用現代科技使其與人們的需求完美契合,突出地標建築的靈魂與核心,使地標建築出類拔萃、獨樹一幟,體現城市精神、彰顯區域特色。
城市的“北斗星”
徹底摒棄“大”“洋”“怪”“重”的錯誤審美,不可能由單個行業推動、單種技術支撐、單個系統服務,而應以一種整體思維方式,從系統和戰略的角度,在技術、教育、商業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動優質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普及、聯合、滲透,形成一體化融合構築地域經典。
地標建築作為整個城市中所有建築的主角,不僅要體現地理區域優勢,建築本身也要融各種優勢技術於一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應將其他領域、地域的新技術,包括信息技術、電子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按照生態建築的原理加以改進、調控、發展,融合為新的生態技術。
同時,不同技術手段之間的異構性決定了這些技術並不能在城市建設中獨立運用,它們的終極目標是協同為城市發展服務,由技術本身轉向人們對“美”的體驗和綠色環保的要求。應通過各種嵌入式傳感器、建築信息模型等技術融合,以人的視覺需求、情感需求和運用需求為基本出發點,提高地標建築的整體智慧和“自適應”能力。
地標建築不僅要依靠外形和體量,成為城市發展的“擴音器”,還應作為一個城市的“北斗星”和“方向盤”,在幫助人們識別地理位置的同時,更體現為一種生活方式。
它是人們進行各種活動首先想到的聚集地點,尤其是文化活動、經濟活動的平台,能夠滿足人們聚會、娛樂、教育、商務等各種活動需求,是一種兼具景觀、文化、經濟等多種功能的複合型城市標籤。
對此,應搭建共享平台,使地標建築與城市其他建築,由“此消彼長”變為“此長彼長”,實現融合級增長;應充分發揮地標建築在城市文化載體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優勢,全方位滿足人們的需求和體驗,滿足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內在需求。
引領,而非追隨
地標建築對一個區域、一個城市的影響,更多地表現在其對文化的影響上。因此,不論外形還是功能,都應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努力成為“時尚策源地”和“時尚引領者”。
地標建築引領“時尚”,不是追隨“時尚”,更不是“維新維奇”;是一種新思潮的體驗和導引,是與時尚潮流相融合,並能引領潮流,給區域和城市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地標建築作為城市發展的“形象代言者”,“時尚”不應只是為了修飾,而應演化為城市追求真、善、美的一種標誌。
由時尚和創新賦能,地標建築的打造其實是一個跨界產業,其邊界是模糊的,由此會形成新的產業鏈、新的生態圈、新的運營管理和新的服務模式,通過靈敏的感知設備和智慧雲端,構建面向公眾的完備的服務體系。
而在人類創造智慧建築和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城市地標建築也必將成為建築創作的添加劑和催化劑,蝶變為真正的“城市風向標”。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