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我兒子現在一歲,他不好好睡覺時,我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因為我白天黑夜幾乎都是自己帶孩子,有時候缺覺,再看到兒子不好好睡覺,心理就莫名想發火,真的控住不住,雖然我也知道自己這樣太過分了,但還是希望孩子別受影響。”

“我兒子現在一歲,他不好好睡覺時,我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因為我白天黑夜幾乎都是自己帶孩子,有時候缺覺,再看到兒子不好好睡覺,心理就莫名想發火,真的控住不住,雖然我也知道自己這樣太過分了,但還是希望孩子別受影響。”

這是朋友瑤瑤跟我分享的生活感悟。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事實上,沒生孩子以前,很多寶媽都很自信的覺得,當了媽媽以後,我肯定會是那種超級有耐心絕不會對孩子發火的温柔媽媽。但實際上都曾不止一次自我打臉。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往往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在自己計劃外。

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本質上是孩子不符合你在某個情景中的設定。但是要知道,孩子並不清楚爸媽腦子裏的邏輯,自然沒辦法和你一致。

當然,生氣是本能的,這不是父母的錯,但控制自己的情緒,卻是父母面對孩子一定要做的。別説你忍不住發火,想想如果對面是你的老闆,你還會對他那種態度嗎?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也是一種“以強凌弱”罷了。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以前,聽到過,這樣一句話:“爸媽情緒好,才能讓孩子感到愉快、自信,這會是促使孩子進步的助推器;爸媽情緒不好,孩子也會感覺到鬱悶、自卑,慢慢的,孩子就會消沉,成為孩子學業止步不前的導火線。”

所以,爸爸媽媽們很有必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暴脾氣,調整一下自己“易怒”的情緒,好讓孩子自己的童年記憶是美好的。

爸爸媽媽究竟該怎樣調整自己易怒的情緒呢?

面對孩子時,爸媽要有“同理心”。

其實,朋友瑤瑤作為媽媽,她的同理心就沒有做到位。明明孩子摔倒在地上,已經夠疼了,瑤瑤沒有去理解孩子的痛,卻還要再責備孩子。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這讓我想起霍思燕與兒子嗯哼相處的畫面。

嗯哼不小心採到尖鋭的玩具,疼到大哭,在意識都媽媽來了之後,他的哭聲又變得更大,甚至還把玩具扔的很遠。

可霍思燕並沒有“發怒”,而是對着兒子説:“太尖了,踩上肯定會疼的。”

能聽到媽媽這樣説話,嗯哼也就知道媽媽是理解這種疼痛感的,他也就沒有再表達出特別疼痛的狀態,很快就從受傷的狀態緩解出來了。

英國作家羅曼·克茲納裏奇在他的《同理心》中這樣寫到:“同理心是想象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藉此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後再思考自己該怎麼做。”

英國作家羅曼·克茲納裏奇在他的《同理心》中這樣寫到:“同理心是想象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藉此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後再思考自己該怎麼做。”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孩子哭鬧、出錯,有時候確實挺讓爸媽們生氣的。

可如果,爸媽能適當的利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當時的感覺,那他們的暴脾氣就會有得到很大的控制,幾分鐘的時間裏,理智自然也就會重新恢復,也就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允許孩子出錯,孩子“錯多了”,壞情緒就會減少很多。

“允許孩子犯錯,給孩子自由,本質上就是在教會孩子寬容”,這是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提到的。

“允許孩子犯錯,給孩子自由,本質上就是在教會孩子寬容”,這是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提到的。

事實上,爸媽的“暴脾氣”,基本上都是在看到孩子發泄壞情緒的時候,才被“激發”出來的。

孩子喜歡探索新鮮事物,當然他們也會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差錯,這些差錯,可能會讓孩子生氣、沮喪,也可以會讓孩子們害怕,但是,只要孩子經歷的錯事多了,他們要體驗的這些“錯事”帶來的情緒次數也就會增加,以後再面對類似的情況時,他們也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壞情緒表達,爸媽的“跑脾氣”也就不會被激發出來了。

如果你無故對孩子發脾氣了,可以跟他説聲抱歉

總有人説,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爸媽在等孩子感謝,而孩子卻在等爸媽道歉”的過程。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其實,孩子是完全獨立於爸爸媽媽的,他們應該獲得應有的尊重。

如果,爸媽在一開始想要改變自己易怒的脾氣時,實在是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還是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了出來,這時候,爸媽就要及時向孩子道歉,並向孩子説明自己會發脾氣的原因。

在這樣的溝通下,孩子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裏,而且,他們在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會“承認”錯誤,那他們再堅持不改的話,他們自己也會變得不好意思的。

網上有一組對話,很形象的描述了中國家庭中,爸媽和孩子的狀態。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爸媽認錯的方式是:“過來吃飯了!”

孩子感謝的方式是:“嗯,飯挺好吃的!”

爸媽認錯的方式是:“過來吃飯了!”

孩子感謝的方式是:“嗯,飯挺好吃的!”

會控制自己的脾氣的爸媽,才會有一個好的狀態去享受生活、創造生活,他們的孩子也會被爸媽的好情緒感染,遇到事情也會努力表達出好的情緒。

爸媽易怒的脾氣,是會傷害到孩子內心的,畢竟,孩子們的成長是需要也會需要爸媽及時給予安全感的。

生活其實是美的,只是我們光顧着憧憬未來,忘了去發現它的美,所以,就覺得它是糟糕的,甚至還會把自己的壞脾氣一併帶出來,給周圍人帶來影響,尤其是自己的至親之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97 字。

轉載請註明: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我希望他別受影響”,這樣想也太天真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