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的一艘水文測量船在對通過的洪水進行監測取樣。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8月20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的測量人員將獲取的洪水樣本送上岸進行後續測驗。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8月20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測報人員李文傑在對洪水中夾雜的泥沙進行稱重記錄。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8月18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的一艘水文測量船在對通過的洪水進行監測取樣。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8月18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測量人員張億志(右)和談語在水文測量船上操作測量設備進行測量。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8月18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測量人員談語在水文測量船上提取洪水水體樣本。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8月18日,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寸灘水文站測量人員李柯岑在水文測量船上記錄洪水測量數據。 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8月18日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區,這是重慶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 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游重要的國家基本控制性水文站和三峽入庫控制站,承擔着水位、流量、水質、降水、泥沙等監測任務,為重慶市防汛抗旱和三峽水庫調度提供了水文基礎支撐作用。 自入汛以來,大批水文測報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出各類水情和雨情,為防汛決策、水工程調度和羣眾轉移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參考,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