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系車和韓系車的生存感降低,國產車的壓力也不小。日德是主要競爭對手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綜合

車市跌勢已成常態,在年輕消費羣體和新消費需求共同刺激之下,車市湧現不少有趣的現象。日系銷量大漲,隱隱有和德系平分秋色的勢頭;國產車降價也擋不住下跌,不便宜的日系車或者是漲價的雷克薩斯ES,終端一樣搶手;幾萬的車賣不過小几千,幾十萬的車月銷量屢屢大幾千。

其實仔細看看,比起存在感越來越低的韓系和美系,就國產和日系德系而言,車市遇冷,受波動和影響最為明顯的只剩國產車,大眾10月月銷37萬的銷量,暢銷依舊,日系車型銷量穩健上漲,集體向上。只有國產車,從SUV榜單中佔比和排名銷量都有明顯的下滑。看到這一現象真的不僅讓人深思,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國產車還是比不過德系和日系?到底差在哪?為什麼一旦外界有波動,國產品牌銷量就受波及?

其實差距一目瞭然,最明顯的差距還是存在於動力總成方面,始終有不小的差距有待追趕。要從技術層面,奇瑞、長安等車企的現有技術,熱效率數值的確躋身國際一流水準,但是從穩定性和多樣化層面來看,還有待完善和加強。寶駿至今一款1.5T發動機搭載在旗下眾多車型之上,奇瑞一款E4T15B系列的1.5T發動機也是賣了好幾年,從高到低均有搭載,車型凸顯不出檔次,低端產品也拉不開差距。選擇單一,容易引起消費者視覺疲勞。只能通過對外觀進行重置來博取更大市場,這一點也比較有效。

還有的差距就體現在應變能力上,德系和日系為了下行的車市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車型相繼改款換代,觀察等待期較短,上市很快就會重回巔峯水平,備受消費者認可。但是國產車更多的改動就是在外部,比如加上溜背造型、雙聯屏設計、車聯網功能,的堆砌車市的熱點,從價格上做手腳,從空間上找優勢,真正核心部件的改動少之又少,但顯然這種改動帶來的性價比已經不被認可了。消費者買不買單,從銷量就能看出來。

差在延續性。到現在關於國產車質量差,穩定可靠性表現不佳的言論依舊,究竟國產車差在哪?其實是延續性,試想一款軒逸都賣了60多年,有14代車型的演變,和國產車的發展歷史不相上下,國產車很少有幾代幾代的車型產品,和日系德系一款車能賣半個世紀,給人的感受絕對不是一個level,必然會對日系和德系的穩定性表現有加分效果,而延續性較差的國產車相比之下就顯得有些不夠可靠。當然車型本身的小毛病和小缺陷也一定程度上會拉低車型的口碑表現,進一步影響國產車關於穩定可靠性的市場反饋。

尤其是現如今德系日系的車型售價不斷下探,產品佈局也更加完善健全,6萬多的VS3和8萬多的VS5都來了,和國產車有不小的重疊區間,給國產車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未來隨着架構的進一步完善,這份差距還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