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養殖、金花茶種植,特色產業助力脱貧增收
◎ 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通訊員 呂瑞琪
一場噼裏啪啦的大雨後,天空慢慢放晴。
8月5日,在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四野牧業養牛基地裏,脱貧户林冬梅正揮動着大掃把,把草料掃到食槽裏,引得90多頭膘肥體壯的嶺南牛“哞哞”叫喚。
林冬梅是青秀區劉圩鎮那牀村村民。她家裏有4口人,女兒智力殘疾,家庭負擔較重。“過去,我們家只能一人出去打工,一人在家照顧小孩,收入又不穩定,生活挺難的。”林冬梅説。
2016年,青秀區引進四野牧業,開始發展肉牛養殖產業。2018年9月,林冬梅在村幹部的介紹下,來到養殖基地從事餵養和保潔工作。“從家裏來上班,騎電動車只要七八分鐘。在這裏每個月能拿到1800元的工資,還能照顧小孩。”對於現在的生活,林冬梅很滿意。
那牀村駐村工作隊員柯煒燾給科技日報記者算了算:“林冬梅每個月有固定收入,政府通過低保、產業以獎代補、委託認養肉牛的方式給予他們收入上的扶持,再加上還種有辣椒、西瓜等經濟作物,一年下來,她家裏的收入大概有3萬多元。”
這兩年,已經脱貧的林冬梅家裏發生了不少新變化。“政府補貼1萬元給我們家翻新了房子,家裏買了打田機,農忙時不用請人,還買了冰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林冬梅説。
漫山遍野的牧草翻起綠浪,毛色亮澤的肉牛悠閒地吃着飼料,空氣中瀰漫着青草的味道。在劉圩鎮,四野牧業建起了肉牛產業示範區,以新的產業發展思路——“循環經濟”,帶動那牀村、那度村、譚村等多個村屯發展扶貧產業。
“我們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實行‘秸稈回收—生物飼料—肉牛擴繁—糞肥加工—商品銷售’的養殖模式。”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伍關宗説,通過產業經營帶動、發展生產帶動就業、組織培訓、合作經營等方式,帶動貧困户加入肉牛產種養各環節,實現企業增效、貧困户增收。
除了林冬梅,肉牛產業示範區裏還有數十名村民長期從事保潔、飼養、牧草收儲等工作。作為當地的產業扶貧項目,肉牛產業示範區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户就業,解決就業崗位70餘人,臨時用工200餘人,帶動貧困户10餘人穩定增收。
20多公里之外,青秀區金花小鎮休閒農業示範區5500多畝金花茶整齊排列,蒼翠茂盛。金花茶園裏,脱貧户潘美華正在選取健壯的金花茶枝條,扦插到土壤裏。
潘美華家在附近的長塘鎮天堂村,這幾年她在金花小鎮從事鋤草、施肥、澆水等金花茶護理工作,每天收入80元左右。“另外家裏5畝多的土地流轉出去還有租金,生活越來越好了。”潘美華説。
金花茶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素有“茶族皇后”之稱。“目前野生金花茶資源數量稀少,金花茶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對金花茶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有重要作用。”廣西源之源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龍説,通過發揮金花小鎮作為國家級“星創天地”的技術和資源優勢,種植金花茶樹,既能保護開發金花茶資源,又能推動羣眾增收致富。
如今,很多周邊的羣眾開始“洗腳上田”。陳德龍説,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扶貧貸款、家門口就業、房前屋後種植金花茶等方式,已經帶動周邊157户貧困户脱貧,實現錢袋子逐漸鼓起來。
劉圩鎮打響脱貧最“牛”特色品牌、金花茶種植“變身”長塘鎮特色產業、丟荒土地流轉成百畝特色桑園……近年來,青秀區大力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帶動越來越多貧困户脱貧增收。
“脱貧攻堅,重在產業,成在產業。”青秀區扶貧辦主任陸克強説,截至5月底,青秀區已發展“5+2”特色產業貧困户1162户,覆蓋率93.63%;7個貧困村均有“3+1”特色產業,覆蓋貧困户均達到90%以上。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嶽靚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