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熱評丨退耕指標應該完成,但絕不是鏟毀莊稼的理由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7月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為突擊完成退耕還林指標,鏟毀2萬多畝即將成熟的麥子、油菜。據估算,已造成數百萬斤麥子、油菜籽損毀。據報道,陳巴爾虎旗一名幹部説,上級催着8月31日前完成退耕還林,只能搶時間完成任務。

  陳巴爾虎旗2萬多畝即將成熟的麥田、油菜田,能不能不被鏟毀?答案是能,而且至少有2次機會可以避免鏟毀莊稼。

  就工作本身而言,開展退耕還林工作的最佳時間點,應該是春耕之前。因為那會兒莊稼還沒有播種,如果在當時推進相關工作,就不至於鏟毀農户辛苦種下的莊稼。但彼時陳巴爾虎旗沒有及時公佈明確的退耕補償方案,以致錯過了最佳時間點,這是第一錯。

  工作出現紕漏,農户種上了莊稼,上級指示的最後期限又即將到來,即便是這個時候,陳巴爾虎旗其實也可以不用鏟毀莊稼。方法就是實事求是向上級説明情況,尋求一個既不鏟毀糧食、又不耽誤種樹的兩全方案。陳巴爾虎旗沒有這麼做,而是鏟毀了“有十多天就要收割”的莊稼,這是錯上加錯。

  那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兩全方案呢?答案照樣還是肯定的。當地多位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受訪幹部表示,9月份種樹並不算晚。這意味着,就經驗而言,退耕還林完全可以等十多天。而記者採訪此事之後,陳巴爾虎旗已暫停鏟毀餘下的2萬多畝莊稼,待秋收後再退耕還林。這意味着,就事實而言,退耕還林也完全可以等十多天。

  明明可以等十多天,明明可以先收割完莊稼,再開展退耕還林工作,陳巴爾虎旗卻沒有等,核心原因就在於“唯上不唯實”。上級指示要在8月31日前完成退耕還林,這個他們不敢提出不同意見。至於農户的付出、糧食的浪費,這個他們倒是敢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究其原因,無非是到期完不成任務,上級可能要問責他們,但強行鏟毀莊稼,要是沒有媒體的報道、沒有輿論的關注,這個事,説幹也就幹了,不至於激起多大波瀾。

  這種心理十分要不得,這種做法更是十分不可取。首先,這造成了不應該出現的上下割裂。基層部門刻意隱瞞、強行按壓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利於上級部門優化完善工作計劃和相關決策。試想,如果陳巴爾虎旗實事求是向上級反映情況,退耕還林的截止日期,興許就會從8月底之前調整為9月底之前,上下級之間的工作對接也會因此而變得更為順暢。

  其次,造成好的政策沒有執行好、沒發揮好的效果。開展退耕還林工作,制定退耕補償方案,既符合全國羣眾的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當地羣眾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當地不講究工作原則、不注意工作方法,將種植户的種植行為定義為“違法種植”,並強行鏟毀快要收割的莊稼。事實上,種植户表示,之所以沒有簽訂合同就種植,其原因在於當地相關部門沒有及時明確補償方案。雖然收到了禁令,但不知如何補償,為了今年不減收就先種上了莊稼。其因在前,其果在後,當地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承認自己的工作不足,一味蠻橫指責羣眾違法,如此開展工作,致使好的政策沒有得到好的支持。

  退耕指標應該完成,但絕不能把它當作鏟毀莊稼的理由。搜索新聞報道可知,一些地方在做出有損羣眾利益的事情時,往往有一個“萬能”的甩鍋理由:為了完成上級任務。只不過,這些人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人為地、不符合實際地把“領導滿意”和“羣眾滿意”對立了起來。殊不知,羣眾滿意了,領導才能滿意,日常工作中,決不能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羣眾失望的蠢事。這條準則記得牢一點,鏟毀莊稼這樣的事情,才能發生得少一點。(文丨柯利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