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發佈驍雲1.5T動力總成 中國品牌動力向上突破
文|閆珅祥
中國品牌猶如雨後竹筍
最近一段時間,西方國家打壓國內企業的行動屢見不鮮,這些企業之所以會被盯上,是因為他們具備挑戰者的實力,但是被打壓也説明了他們在核心技術上被人掐了脖子,這種情況其實在汽車製造領域同樣常見,眾所周知動力總成是汽車的心臟,其研發、製造的複雜度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裏很多實力較弱的中國品牌一直是靠購買國外成品在夾縫裏求生存。然而時過境遷,我們的企業如今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上已經具備了與合資大廠叫板的實力。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中國品牌起步時的局面,那毫無疑問是一窮二白,到了20世紀末,隨着中國經濟的騰飛,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擁有一輛私人汽車早已不再是大家觸不可及的事情了,這也促使着民營中國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過當時我們造車基礎實在太差,為了渡過難關,眾多中國品牌都選擇了購買發動機。
這其中就包括豐田的8A系列以及三菱的4G系列發動機。早期天津生產的8A發動機由於豐田在國內整車佈局還未完善,因此並未禁止向其他品牌出售8A發動機。不過隨後8A系列的供應商採用了提升價格以及減少輸出量的手段控制了發動機供應。講實話這種命脈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感覺可不好受,動力總成對外採購並不保險,對方有可能會提價、減少供應甚至是撕毀合同,不再提供發動機,這對任何車企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搞出自己的發動機才是正道。
隨後的故事大家就比較瞭解了,我們的車企買不到全新的技術,就選擇購買二手發動機生產線,於此同時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大量僱傭當地優秀的技術人員,及他人所長為己用。
現如今我們也造出了媲美大廠的動力總成,成都車展上,國內汽車品牌比亞迪發佈了旗下全新燃油動力品牌“驍雲”以及其首款1.5TI高功率動力總成,實際上,早期比亞迪的發動機採用的是三菱4G15系列,此後比亞迪研發併發布代號BYD371QA以及級別更高的BYD483QB兩台發動機;再到今年,比亞迪驍雲1.5T汽油發動機+7速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總成,在功率和扭矩表現突出的前提下,驍雲全新1.5TI高功率動力總成首次實現了在動力、油耗、排放、NVH、價格及可靠性上的完美平衡。
從賬面參數上來看,驍雲1.5T發動機算的上是業界一流水平,我們拿神車思域上搭載的地球夢發動機來做個對比,其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20Nm,驍雲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36kW,最大扭矩288牛·米,與同行相比,比亞迪這台發動機在最大功率和扭矩方面都有優勢。但是,僅僅只是參數高就説明這台發動機就一定強嗎?
其實一台發動機如果只是想把賬面數據做強並不是很難得事情, 尤其是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調高渦輪壓力值就可以實現很高的動力輸出,這一套玩法在改裝車領域很常見,不過這並不適用於我們的家用車,因為一台家用車的發動機還得考慮油耗、排放、NVH、價格及可靠性,所以造出一台輸出爆炸的發動機不難,難的是造出一台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均衡的機器。消費者期待的好發動機不是某一方面的偏科生,而是全面均衡的產品。
回過頭再來看看比亞迪這台新發動機,首先動力不用多説,我們更關心的是除了動力以外的其他方面。按照官方的説法,驍雲1.5T的整機熱效率達到38%,油耗降低15%,實測噪聲值比同級別合資產品低2-4分貝。那麼問題來了,發動機熱效率38%在國產品牌中可是一個相當優秀的成績,在這樣的基礎上還能降低發動機噪音和油耗,比亞迪又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這台發動機採用了雙流道渦輪增壓器,這個技術就是為了解決渦輪遲滯,雙流道可以進一步消除排氣干涉,加快廢氣的排出速度,進而提升發動機在低轉速狀態下的動力響應。為了進一步提升響應能力,渦輪增壓器沒有使用傳統真空閥,而是選擇電控渦輪放氣閥,以求更加快速和精準的調節進氣壓力。最終這一系列努力帶來的結果就是發動機在1400rpm時就可以輸出246N·m的扭矩,在1500rpm時就能輸出最大扭矩,直白點説這台發動機在低扭時很有勁,這對於經常走走停停的城市工況來説非常友好。
發動機進氣側凸輪軸配備了VVT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可以調整進氣門的開啓時機,從而提升發動機的效率、降低油耗。同時還可以實現輕米勒循環,通過提前關閉進氣門,讓發動機的壓縮比小於膨脹比,從而提升了低速狀態下的燃油經濟性。另外,博世最新一代的350Bar缸內直噴系統也沒有缺席,更大的噴射壓力讓汽油分子霧化效果更好。除此之外,發動機的熱管理系統也很有新意,比亞迪把排氣歧管集成在缸蓋內,減小了渦輪遲滯,縮短暖機時間,可以讓發動機儘快進入最佳工作狀態。
與驍雲1.5TI發動機相匹配的是一台全新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官方表示這台變速箱對於國內用户做了針對性調整,着重提升了低速和頻繁換擋的平順性。雙離合變速箱傳動效率高是其優勢,但是變速箱過熱帶來的隱患也讓消費者對於雙離合變速器的可靠性產生擔憂,為此比亞迪採用了提高齒輪部件抗疲勞強度,以及升級高負載軸承等手段,在傳動效率高達95%的同時,耐久壽命比傳統AT變速箱的平均設計壽命標準高出25%。
對任何一個汽車品牌而言,動力總成是基礎中的基礎,但是我們的中國品牌起步時實力薄弱,只能選擇外採,將自己的命脈交給他人。不過靠着國內汽車人的努力,中國品牌已經站穩了腳跟,也開始在動力方面推陳出新,甚至叫板合資大廠。有了這些具備硬實力的產品,也讓我們非常期待中國品牌將在未來取得怎樣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