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跟父母頂嘴,是很常見的事情,也是很多父母頭疼的,這個現象在孩子青春期更為突出。但孩子頂嘴就一定是壞事嗎?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小見識少,閲歷又淺,又是自己生,孩子聽父母的話理所當然,加上受傳統觀念影響,覺得孩子對大人就應該“言聽計從”,聽話的孩子爸媽才喜歡。有的甚至認為,如果和父母頂嘴、爭辯,是“大逆不道”,非常不應該。
真的是這樣嗎?我卻認為,孩子頂嘴是一件好事。
孩子頂嘴是在表達TA的看法,説出TA想説的話,是“發表意見”的另一種形式,只是方式比較極端而已。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應該及時表達出來,不然長期憋在心裏,漸漸養成緘默的習慣,甚至造成心理問題,這絕對不是我們樂見的。
孩子年齡小,還沒有很好地説話技巧,聽起來可能很“嗆”,但我們真正要注意的是孩子頂嘴的“內容”,別因為孩子表達的“方式”而錯失了寶貴的內容。
孩子把想説的都説出來了,父母們才有可能進行深入地溝通,為了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內心和想法,忍受一些粗糙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來説,也是很划算的。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唯唯諾諾、非常聽話,你難道不會擔心TA很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想法嗎?是啊,寧可孩子“不聽話”,也比TA什麼都不説,卻在心裏默默反抗強,你認為呢?
其實,頂嘴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説:“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説,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舊唐書》裏也有這樣一句話:“父有諍子不敗家。”諍,敢言直諫,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敢於為自己辯護,這是很可貴的。捫心自問,你真的想要一個聽話、從不頂嘴的孩子嗎?
所以説,孩子在頂嘴時,如果確實有道理,或是關於他自己的事情,父母們可以考慮下孩子的意見。
當TA在頂嘴時,你可以換個角度,這樣認為,你不是在聽TA頂嘴,而是塑造TA捍衞自己權利的品質,這是一種不卑不亢的表現,孩子頂嘴,是成長,更是一種自我保護。難道這不就是我們期望的樣子嗎?
下面,讓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去認識他們為什麼會頂嘴。曾經有一個問卷調查,“你為什麼會和父母頂嘴”,有些孩子們的回答為人父母的應該好好看下。
“大人欺騙我時,我就會頂嘴”
有個孩子,和媽媽約定,如果期中考試平均分過了80分,就帶TA去迪士尼。
通過自己的努力,期中考試分數終於過了80分,媽媽卻説,前面説了不算,要去必須考上班裏前十名,不然就別去了。
孩子覺得受到了大人的欺騙,當時就來了情緒,和媽媽頂嘴爭論起來。孩子説:“我從那時候發誓,再也不信大人的話了。”
“大人誤會我時,我就會頂嘴”
父親在客廳看電視,孩子在房間做作業,特意出來泡了一杯茶給父親喝,父親卻説:“你出來是不是想看下電視啊,不用你泡了,好好寫你的作業去。”
孩子感到被誤會了,自己是真心想泡杯茶給爸爸,就頂嘴了。
“大人要求我做的事自己都做不到,我就會頂嘴”
大人要我早點睡,可他們經常在外面打牌,有時凌晨才回家。讓我別看電視,媽媽電視韓劇一看就是一整天。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要求我做,我就會頂嘴。
“大人特別霸道時,我就會頂嘴”
我是你爸,你就得聽我的!小孩子懂什麼。特別煩這句話,小孩子怎麼就不懂了?大人憑什麼如此霸道不講理。
“大人用別人比較來打擊我時,我就會頂嘴”
你看看別人家的某某多厲害,第一名!你看看王叔叔的某某學習多好!你再看看你,什麼樣子啊,照照鏡子看看。
我什麼樣子?讓別人家的某某做你孩子好了!你自己又是什麼樣子呢?別人的父母比你們也強很多啊,我從來沒説過,也沒比較過吧!
“大人總是用命令的口吻對我説話,我就會頂嘴”
你必須立刻去睡覺!你現在去寫作業,馬上,動作快點!你給我站起來,不能坐!
每次都是命令,永遠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人很煩,就想頂嘴頂回去。
王朔的小説《我是你爸爸》中一個初中生説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大人都説我們小孩不懂事,其實你們大人更不懂事。”
我覺得這句話很精闢。
最後,想説説如果遇到孩子頂嘴,該怎麼辦?
第一,穩定情緒。
先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住,想辦法也穩定孩子的情緒,用一種平靜、尊重的口氣告訴孩子,我不想傷害你或者被你傷害,我們需要重新開始一種冷靜的交流和溝通。看似是在妥協,其實是在緩和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第二,瞭解意圖。
孩子和你頂嘴,你應該想想孩子的意圖是什麼,TA到底是有什麼想法。當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後,你可能會理解TA為什麼今天會和你頂嘴,你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三,關注感受。
當孩子頂嘴時,你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不尊重的行為。我們可以這麼説:“孩子,我知道你有情緒很生氣,其實我也挺生氣的,讓我們暫停一下,等我們都冷靜下來,我們再好好談談,我很想聽聽你為何如此生氣。”
第四,解決問題。
當然,孩子頂嘴可能很多時候孩子確實不對,也不應該,但不能用懲罰教育孩子,因為你再用懲罰打壓孩子,TA肯定不會乖乖就範,肯定還會進行反擊。當你和孩子雙方都平靜下來後,應該找一個雙方都尊重、互相平等的解決方案。
可以這樣説:“你想要什麼,或者你的感受告訴我就好。”如果孩子想要的、或者想法不對,應該説清道理,或者用技巧性方式解決問題。
這裏有位媽媽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
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兒,把自己的帽子丟到路上,並對媽媽説我不想帶了,你撿起來替我拿着。
媽媽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是非常平靜的對他説,我肯定從這裏走過的很多人,而且都喜歡這頂帽子,如果你不想要就扔在人行道上,讓行人撿走吧。
這個激將法有點管用,男孩聽到這個後,兩隻小手叉在腰間想了一下,然後就撿起帽子。這時媽媽又説,如果你現在不想帶,想把它放進揹包裏,那我很樂意幫你打開揹包。孩子心情好了一些,走過去把帽子放進了揹包,感覺到媽媽給他滿滿的存在感。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當小孩耍性子、使小脾氣,或者頂嘴時,父母一定要平靜,甚至可以幽默的方式來化解,這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而定。前提是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在教育上面以柔克剛,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最後,請父母們真心善待孩子們的“頂嘴”,把他們的思辨和不講禮貌分別開來,不講禮貌的部分耐心地、技巧性地教育批評,思辨部分好好加以引導,讓他們在爭辯中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對與錯,從而更堅定自己的正確想法,做一個有主見、有思想、善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