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和平少女”的無聲抗爭:與“慰安婦”受害者一起等待道歉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網8月14日電(張奧林) 樸素的短髮,緊握的雙拳,8年多來,無論嚴寒酷暑,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門前都有一名“少女”端坐凝望,她似乎在無聲呼喚:真相不應被忘記!

她就是2011年“誕生”的世界第一座“慰安婦和平少女像”。2020年8月14日,第八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到來之際,這名“少女”能得到等待已久的真誠道歉嗎?

資料圖:佇立於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的“慰安婦”和平少女像銅像。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她的“誕生”,來自眾人之力

在第八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當天,位於韓國京畿道的小城安山市將揭幕一座和平少女像。日本駐韓使館門前的“和平少女”,又將迎來一名“小夥伴”。

建設這座新少女像的資金,並不是來自當地政府,而是由民間團體在短短3個月內,從171個團體、多達2303人那裏籌集到的6944.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0萬元)贊助金,建設而成。

安山市民表示,建造這座少女像,“是為糾正最近成為焦點的,韓日間被歪曲的歷史”。

事實上,這已不是當地的第一座少女像。4年前,因朴槿惠政府與日方簽署了“韓日慰安婦協議”,韓國曾出現了一波建設少女像的高潮,安山市也不例外。

當時那座少女像的資金,同樣是來自當地民眾捐款,主辦方負責人為此還進行了長達近一個月的街頭募捐活動。“在安山設立和平少女像,是為了不忘記我們的歷史”的呼聲,打動了當地的市民。

落成當天,有市民表示,“雖然沒到現場,但我和家人都為銅像設立出了一份力”,還有市民表示,“不希望再出現像慰安婦問題這樣令人心痛的歷史”。

她的身世,訴盡戰爭罪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韓國境內的“和平少女”已經超過了100名,而作為她們的“大姐”,第一名“少女”的誕生之路,並不平坦。

1991年8月14日,韓國金學順老人打破沉默,第一個以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身份公開站出來,將日軍的暴行公諸於世,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她説,“我就是活着的證據”。

1992年1月,時任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訪韓前夕,“慰安婦”受害者挺身而出,在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集會,要求日本政府正視歷史,並對受害者作出正式賠償。

資料圖:韓國民眾高舉“慰安婦”受害者照片在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集會抗議。

由於日方一直沒有滿足這些要求,數年來,相關團體都會風雨無阻地在每個週三,到日本駐韓使館前抗議。因為韓語裏週三被稱作“水曜日”,這一長達數年的抗議活動也被稱作“水曜示威”。

然而,在曠日持久的示威期間,受害人逐漸凋零。1997年,金學順老人離世。

為讓她們早日等到日本的道歉,在活動主辦方的努力下,第1000次“水曜示威”(2011年12月14日)時,第一位“和平少女”於日本駐韓使館前“誕生”。此舉招致日本強烈反對,而自那之後,日本右傾化加速,在諸多歷史問題上更是大開倒車。

在此背景下,和平少女像開始在韓國“遍地開花”。不到十年時間裏,韓國民間團體在首爾、釜山、光州等主要城市和一些地方城市大量建立少女像,“她們”遍佈道路、公園和學校,儼然已經成為“慰安婦”問題的標誌。

她的呼喊,何日能夠實現?

現如今,“慰安婦”問題已成了日韓間的主要矛盾之一。

不久前,有韓媒曝出,位於韓國平昌的一座私人植物園內也有一座少女像,但特別之處是:少女像面前還有一座跪拜的男性雕像。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報道,這組雕像別名是“謝罪的安倍”。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很快對此報道表示不滿,還説:“若報道屬實,將對日韓關係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雖然這座植物園的園主金昌烈已表示,“跪拜雕像”並非特指安倍,但“慰安婦”問題在兩國關係中的敏感性也再次凸顯。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對中新網表示,“慰安婦”問題在當前的日韓關係中,是一個最直接的政治障礙,日韓關係能不能變好,關鍵是解決“慰安婦”及其相關問題。

資料圖:韓國總統文在寅。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

儘管日韓在2015年就此問題達成了“最終且不可逆”協議,但這一協議在韓國遭到普遍反對。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上台後,韓政府也多次對協議表達不滿,説協議存在“嚴重缺陷”。2018年,韓方解散了根據這一協議成立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

而隨着二戰勞工賠償等矛盾接連爆發,日韓關係2019年以來空前惡化,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景更加不樂觀。楊希雨認為,“兩國曆史問題眾多,如果在慰安婦問題達成妥協,必然會牽扯其他歷史問題”,短期內“恐怕很難找到出路”。

她的足跡,銘刻歷史真相

近些年來,“和平少女”們逐漸從韓國“走向”世界,中國、菲律賓、美國、德國……各地都留下了她們的“足跡”。而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遭遇:遭到日本強烈抵制。

2017年9月22日,美國舊金山市揭幕“慰安婦”雕像後,其“姊妹友好城市”大阪立刻發出了“絕交”威脅,但舊金山市仍表示,雕像一事“沒有交涉和商討的餘地”。

2017年9月22日,美國舊金山市聖瑪麗廣場,“慰安婦”雕像揭幕儀式隆重舉行。 中新社記者 劉丹 攝

2018年9月,中國台灣台南市的一座少女像遭到日本右翼團體代表藤井實彥腳踹;菲律賓的兩座和平少女像更是慘遭“黑手”,分別於2017年底和2018年4月被“強拆”,第二座雕像的存世時間甚至僅有兩天……

對於“慰安婦”少女像的存在,日本某些人士有如芒刺在背,巴不得讓“她們”早日消失。然而,“和平少女”的腳步,並不曾因為這些威脅而停止。如楊希雨所言,這也反映出世界各國的初步共識:“慰安婦”問題是一個反人類、非道德的戰爭罪行。

針對日本在全球到處抗議、妄圖“封殺”和平少女像的圖謀,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的所作所為,還是想掩蓋歷史,抹殺歷史,以維護日本的國家形象。

然而,這些小動作並不會動搖受害國家民眾追求真相的決心,也無法改變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和平少女”們不會説話,不會變老,更不會屈服。為了等待侵略者的真誠道歉,她們將一直佇立下去,讓這段歷史永不被遺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