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1938年6月,國民黨軍為了遲滯日軍進攻,在黃河花園口決堤放水,造成震驚中外的“花園口事件”,間接造成了1942年河南大災荒。

花園口事件在中國抗戰史上與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三大慘案。花園口決堤,並沒有擋住日軍進攻,反而淹沒了3省44個縣3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傾家蕩產災民達480萬人,受災者更是高達1200萬人。

黃河改道奪淮入海,山東黃河斷流,航運停滯。

1940年山東黃河民船僅餘740只,1941年餘430只,1945年損失殆盡。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1947年元月,國民黨政府違反國共談判約定的“先修堤,再堵口”的協議,在蔣介石的催促下將黃河花園口堵口合龍,妄圖水淹解放區。

1月25日,黃河水到達長清,26日到達濼口。水面寬65米,水深0.25米,流量6立方米/秒,流速每天10公里。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2020年7月12日黃河濼口段水面 高遠攝

3月15日,黃河花園口堵口完工,國民黨方面立即命令黃河水利委員會斷絕與冀魯豫解放區聯繫,驅逐中共代表。濼口漲水0.52米,估測流量600立方米/秒。

黃河迴歸故道後,渤海區行政公署與山東省河務局緊急動員羣眾搶險救災。

搶險期間,國民黨飛機轟炸,地面部隊進攻,一度攻佔高村險工破壞工程。

1947年3月,冀魯豫軍區在山東省壽張縣常劉莊村成立“黃河指揮部”,緊急製造和蒐集木帆船400餘艘。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率領晉冀魯豫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十二萬六千餘人,在張秋至臨濮集間300裏黃河段,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四個縱隊分八路橫渡黃河,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認為可抵40萬大軍的黃河天險,拉開了解放戰爭全國戰略進攻的序幕。

7月4日晚上,劉伯承司令員、鄧政委乘坐一艘普通的民船由壽張向南岸渡河。突然,一架國民黨飛機飛臨上空,扔下兩顆照明彈,把河上照的一片通明。警衞戰士非常緊張,紛紛舉槍瞄向天空。鄧政委笑着對劉伯承説:“敵人怕我們渡河寂寞,給點了天燈”,劉伯承也笑着回答:“是啊,他們來遲了。”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劉鄧大軍過黃河影像資料

從這個時候起,為了把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隊伍和留在晉冀魯豫的其他部隊區別開,也為了對外宣傳的需要,毛澤東主席開始將晉冀魯豫野戰軍稱之為“劉鄧大軍”,這一光輝的、響亮的稱號,一直持續到解放戰爭結束。

勝利渡過黃河的劉鄧大軍發動魯西南戰役,作戰28天,殲滅國民黨軍4個整編師部、9個半旅共5.6萬人,俘虜國民黨整編66師中將師長宋瑞柯等以下4.3萬人,收復了魯西南解放區,打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大門。

新華社播發了劉伯承將軍談魯西南大捷的重要意義:“第一解放了數萬人民,恢復了黃河兩岸廣大地區,武裝掩護了修復河堤;第二粉碎了蔣介石黃河戰略。”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航運局老同志田守德回憶:“1949年平津戰役後,我軍揮師南下兵臨黃河,先頭部隊由一大隊從高固渡運過黃河。當時各種裝備器材很多,依靠船運速度太慢。為了助大軍順利過黃河,我們討論後考慮在黃河上搭浮橋,用50只木帆船並列着連起來固定成一座浮橋。可是黃河水急,船錨拉不住橋,總是搖搖晃晃像是要被黃河水沖走的樣子,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了,浮橋就搭不住,大軍過河就麻煩。好在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隊伍裏有一個當地水兵出了一個用“丁字溝”的主意,把船錨掛在“丁字溝”裏面這樣就穩當了。“

”就這樣,經過四十多天的努力,我們終於克服了種種困難,用一隻連十隻,十隻連一百隻的方法搭成了史無前例的兩條黃河大浮橋。浮橋好像一條巨龍橫跨在波濤滾滾的黃河上,橋的兩頭扎着大彩門,彩門上方掛着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大幅畫像,橋兩側貼着朱總司令的命令和過河佈告。這座大浮橋可以承載十輛卡車拉着大炮,在洶湧澎湃的黃河上浩浩蕩蕩地通過。當時大軍過河的情景十分熱鬧,黃河兩岸千軍萬馬,遍地都是解放軍,橋兩岸的戲曲藝人,日夜不停地演戲、唱歌、跳舞,慰問過河的解放軍。”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指揮部歡迎人民解放軍過黃河

田守德同志出生於1930年,15歲參軍入伍,1946年下半年調至黃河河防司令部,後來集體轉業到當時組建的平原省黃河航運公司。1952年平原省撤銷,調歸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航運局,在黃河航運局工作到退休。

1947年3月冀魯豫軍區成立“黃河指揮部”,郭英任黨委書記兼政治委員,曾先輝任司令員,歸冀魯豫軍區直接指揮。指揮部徵集瞭解放區當地所有的船隻,招收了幹部戰士3000餘人,編成3個武裝營和7個航運大隊,因為當時不允許私人造船和運輸,於是成為山東省唯一有組織的黃河水上運輸機構,承擔了山東黃河全部的軍運、民運任務。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解放戰爭,黃河指揮部組織渡運軍民和戰略物資,先後支援開封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為解放戰爭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2年半的時間裏,先後完成6次大的軍運任務。《平原日報》1949年10月5日報道:“黃河指揮部改組前夕,舉行總結表彰大會”:共運輸部隊、擔架隊民工、地方工作人員643萬人次,汽車4336輛,炮車5527輛,大車41687輛,騾馬261757匹,搶運軍糧1.2億斤。民運方面共運輸商民1590萬人次,大車62406輛。

劉鄧大軍挺進中原後,黃河指揮部又先後支援華東野戰軍開展濟南戰役,第四野戰軍南下等戰略任務,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宣佈撤銷。

黃河指揮部撤銷後,航運業務移交地方,除少部分轉為河務局運輸隊外,大部分航運大隊整體轉業為平原省黃河航運公司,王慶忠任經理,在濟南市濼口鎮設立辦事處,崔梅芬任主任。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平原省人民政府交通廳任命張計懷為黃河航政辦事處孫口航政管理所所長

1952年9月,原平原省交通廳領導的黃河航運管理工作,劃歸山東省交通廳統一管理,在濟南濼口鎮成立“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航務管理辦事處”,負責山東省境內黃河航務管理工作,張金良任主任。下轄長清、濼口、清河、濟陽、北鎮、利津7個管理站。

1953年1月1日,平原省撤銷,航運業務移交山東省交通廳內河航運公司,下設黃河分公司,張金良任主任,接收移交船隻及幹部工人,職工達到1018人,航船57艘,載重1554噸。渡船2艘,木船2艘,載重256噸。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魯航107輪

1955年,黃河分公司撤銷成立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辦事處,張寄青任書記,張金良任主任。

1959年6月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航運局”,黨委書記張寄青,局長張金良。9個木帆船合作社轉為國營,轄有6個船隊,8個航運管理站。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濟南洛口港魯航103、104輪

黃河航運局統一管理山東省境內黃河運輸管理、航道管理、航道養護、港口管理、船舶管理。

河牀治理、兩岸大壩、險工工程等防洪、排洪由山東省黃河河務局管理。

總後勤部、濟南軍區、黃河航運局聯合舉辦“軍交2000”戰備軍演

1968年黃河航運局建立“革命委員會”,1969年全局實行軍管,軍代表顧榮蝕任主任。

1970年革命委員會成立核心領導小組,軍代表蔣希良任組長,原黨委書記劉振嵩任副組長。

1970年山東省交通廳與郵政管理局合併成立山東省交通郵政局和交通郵政局軍事管理委員會。黃河航運局歸省交通郵政局直接領導,下屬各單位實行海軍建制。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1971年8月改名為“山東省革命委員會交通郵政局黃河航運局革命委員會”,並經中共濟南市革委會核心領導小組批准成立“中共黃河航運局委員會”,張繼昌任書記。11月27日,楊學理同志任中共黃河航運局委員會書記。

1978年,取消核心領導小組和“革委會”,恢復局黨委和局建制,楊華春任黨委書記、張金良任副書記、局長,謝雙林、孫明喜任副書記。

1987年9月起,實行局長負責制,殷培才任局長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1989年12月,更名為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殷培才任局長。

1991年4月,田樹澤任局長。

1993年2月,山東省航運管理局局長王兆福、副書記程發棟、副局長曲啓文到黃河航運局,宣佈局黨委由李發躍、李連城、周慶著、孫延剛、付勇五同志組成。

隨後,李連城任局長,李發躍任黨委書記。

1996年8月,孫延剛任局長兼黨委副書記。

1998年7月2日黃河航運局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隸屬山東省航運集團,孫延剛任局長兼黨委書記。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總後、濟南軍區、黃河航運局聯合舉行“軍交2000”戰備軍演

2002年根據省政府《關於深化全省港航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山東省航運集團撤銷,組建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由濟南汽車運輸總公司管理。

孫延剛任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副總經理、黃河航運局黨委書記、局長。

2015年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投資人為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42499660元。

2019年4月,武俊傑任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法人代表,領導班子成員為武俊傑、徐效法、李本恩、孫忠、王傳偉。

黃河航運局主產業浮橋經營,目前共經營9座浮橋,其中濼口浮橋為自營浮橋,濱州浮橋、平陰浮橋、焦園浮橋等為合作經營浮橋。濼口浮橋被評為山東港行系統 “五星級浮橋”,濱州浮橋被評為山東港行系統 “文明樣板浮橋”, 被譽為浮橋經營管理的排頭兵。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工業產業主要產品有承壓舟、拖輪、挖泥船、保潔船、躉船、畫舫船、休閒船、漕舫船等。自行開發研製的浮橋承壓舟製造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已形成系列產品,目前是黃河水系乃至整個北方河系的知名品牌,市場佔有率70%以上,產品覆蓋青海、四川、內蒙古、黑龍江、寧夏等地區。利用船舶製造多年的技術優勢,自主設計建造了多種遊艇、畫舫、餐飲船等,已在長清湖、大明湖、小清河、華山湖等水域廣泛使用。自主設計製造的公路雙向收費亭及配套設施,在省內高等級公路上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造船廠建造的濟南園博園餐飲畫舫船

2001年,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所屬山東天宇黃河旅遊公司招股經營。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2001年4月24日,豪華旅遊氣墊船“天宇一號”、“天宇二號”安全運抵黃河濼口段。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4月25日進行試航,往返20公里,安全平穩。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5月28日,天宇黃河旅遊公司與山東省旅遊公司合作推出“乘坐氣墊船,暢遊母親河”等一系列主體旅遊項目,向海內外推介。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旅遊氣墊船,水陸兩棲,從黃河濼口港出發,途徑黃河濼口鐵路大橋、黃河公路大橋、河心島,駛回出發地,行駛時間40分鐘。

行程穿行黃河九曲十八彎,穿越百年鐵橋和曾經是亞洲第一斜拉橋的濟南黃河一橋,享受水陸兩棲氣墊船安全方便,充分領略黃河生態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變化,飽覽黃河兩岸秀美風光。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航運局購買的氣墊船轉讓外地以後,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旅遊船舶工程公司自主研發、設計、製造了30座全墊升豪華旅遊氣墊船,2013年10月1日,在東營市黃河口風景區交付東營大河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使用。

該氣墊船總長14.85米,總寬5.6米,總高3.7米,設計總重量12.5噸;裝載乘客28名,船員2人。靜水最大航速不小於50公里/小時,最大續航4小時。水陸兩棲,陸地能越過0.4米垂直土障,跨過1.5米寬、0.5米深的土溝。浦氏6級風,最大浪高1米能保障安全。巡航速度,客艙內噪聲平均值不大於78分貝。

現在黃河航運局船舶公司製造的氣墊船已遠銷內蒙等地,享有良好聲譽。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2020年7月10日 山東黃河旅遊船舶工業公司新廠區製造的氣墊船 高遠攝

2019年11月,山東省領導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地處黃河下游,工作力爭上游》,進一步推動濟南市由攜河發展到跨河發展,使黃河成為濟南大都市的城中河、景觀河。

高遠攝

2020年6月6日,濟南市黨政代表團赴鄭州學習考察,學習鄭州做“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學習鄭州“做好黃河文章、講好黃河故事”的經驗。濟南市文旅局局長郅良在答記者問時談到:濟南作為沿黃九省唯一一個臨海省會城市,山東是黃河這條龍的龍頭。為了展示好黃河文化,濟南也要高起點的謀劃一批大項目,儘快落地,結合濟南實際,梳理好濟南文旅特有的優質資源,把黃河文旅專項規劃好,講好黃河文化故事,把濟南段的黃河文化立起來。

黃河濟南百里風光帶旅遊資源豐富,不僅自然風光景色宜人,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濼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高遠攝

黃河南岸濼口段,有為革命捐軀的濼口九烈士。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濼口九烈士紀念碑 高遠攝

還有挖黃河時發現的黃河神獸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黃河神獸 高遠攝

黃河北岸,有名醫扁鵲墓和以神醫扁鵲命名的鵲山風景區。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鵲山 高遠攝

鵲山旁邊就是見證中國百年曆史的黃河鐵路橋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這座橋始建於光緒三十四年,宣統二年竣工通車。施工方案經過中國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優化協調,由德國博克威橋樑公司承建,橋長1255米,總造價摺合當時的庫銀為454萬兩。

1928年5月,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奉系軍閥張宗昌潰退時炸壞大橋,1929年修復。

1937年11月日軍入侵,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率部潰逃,炸燬橋樑。1938年7月日本人修復通車。

1949年2月,國民黨空軍飛機轟炸,炸傷橋樑,當時進行了焊修。

1959年進行了大修加固。

1991年因河牀淤積較快,為防汛要求,全橋封閉,停止客貨車通行。經過科學檢測和修復加固,2000年5月正式恢復通車。預計還可以使用50年。

目前已被列為全國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建邦黃河大橋落日 高遠攝

青海青,黃河黃,黃河兩岸是家鄉

期望能有一天,國內外遊客都能來到濟南

乘坐濟南人制造的氣墊船,

暢遊母親河,擁抱大自然。

黃河建邦大橋 宋廣興攝

黃河濟樂客專大橋 宋廣興攝

黃河長清公路大橋 宋廣興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08 字。

轉載請註明: 劉鄧大軍渡運部隊續寫黃河故事,轉為黃河航運局造出氣墊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