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新生活 就業有保障

  “幾畝薄田,不咋掙錢,我和村裏不少人一樣,都出遠門打工。”父親突發腦梗,母親卧病在牀,37歲的楊江平回憶起曾經的日子,眼圈不禁發紅。隨後,他指着新居,話鋒一轉,“現在住進樓房,做飯用燃氣,出門坐公交,好日子來得真快。”

  2015年12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

  楊江平的老家在銅仁市德江縣,一聽説縣裏啓動部分貧困户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他就報了名。2018年8月,楊江平搬到大龍經濟開發區麻音塘街道龍江新區,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

  伴隨喬遷之喜而來的,還有新的期盼。“從農民變成市民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如果有穩定的工作,那就更好了。”

  大龍經濟開發區易地搬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找上了門。“開發區有近百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我們有針對性地辦培訓班,讓搬遷户掌握技術,實現家門口就業。”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開發區共舉辦就業培訓班139期,惠及1萬多人次。通過外出務工就業、留守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以及自主創業等方式,搬遷户已實現至少一户一人就業。

  曾經扛鋤頭的楊江平,如今成為一名工人,在錳礦加工廠操作機器。“五險一金都有,第一個月到手工資就有3000多元。而且,幼兒園、小學、中學都在周邊,去社區衞生服務站拿藥、檢查也很方便。”楊江平説,妻子也在鄰近的打火機廠找到了工作,兩口子真正過上了“城裏人的日子”。

  目前,貴州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其中涉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4萬多人,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搬遷户裏,包括侗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羣眾。人搬出了大山,文化也走出了大山,百姓大舞台由此應運而生。“文化也是我們的家當,跟着我們搬過來了。”楊江平是土家族,當他看到舞台上表演的土家族節目時,更加有了歸屬感。

  從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文化服務體系等入手,貴州為新市民構築起温暖的家,讓搬遷羣眾真正實現從“身進城”到“心進城”的轉變。截至6月上旬,全省搬遷勞動力累計就業創業86萬多人,一户一人以上就業率達到100%;已建成配套學校573所,醫療衞生項目390個,納入掛牌督戰的教育項目96所、醫療項目7個將於6月底完成,搬遷羣眾就近就學就醫全覆蓋。本報記者 萬秀斌 汪志球 蘇 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37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居新生活 就業有保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