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每個寶寶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愛的禮物,那麼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引導和幫助才可以使他們更加優秀呢,讓我帶大家一起探索寶寶們的成長之路吧!

隨着年輕一代的父母的教育思想越來越先進,大部分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早已摒棄了傳統教育方式中的“棍棒教育”,現在會被父母打的孩子也越來越少了。但是也有不少父母為了能不能打孩子的事情糾結不已,因為有些孩子實在是太頑劣不堪了,如果不用打罵的方式,孩子根本不把父母的話當回事。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牟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讓他十分煩惱的事情,那就是5歲的兒子似乎“變壞了”。牟先生的兒子從小就非常調皮搗蛋,大禍小禍也闖下不少,但是每次只要牟先生開口管教了兒子,兒子就老實了。但是最近,牟先生髮現口頭教育似乎對兒子不起作用了。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牟先生髮現兒子不知道跟誰學的壞習慣,經常朝別人吐口水,甚至爺爺奶奶也被他吐過好幾次了。牟先生剛發現兒子這個壞習慣時就狠狠地批評了他一番,沒想到孩子老實了不到兩天又開始故態復萌,多説幾次之後兒子已經完全不把父母的管教放在心上了。

牟先生好幾次都差點忍不住動手打孩子了,但是擔心打孩子會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便下不去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牟先生看到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裏面就提到過關於是否要打孩子的問題,這也讓牟先生下定了決心要嘗試用打孩子的方式來對孩子嚴加管教。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①擔心孩子受傷

許多父母在打孩子的初衷只是希望管教孩子,在力度上也會有所收斂,但是很多時候氣頭上的父母在動手打孩子時會控制不住力道,打傷了孩子也是常有的事。

②擔心孩子心理受創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被最親近的人暴力對待會使得孩子心理受創甚至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這也是許多父母不會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的原因。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不容忽視的大事,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①打人

孩子出現情緒不好的時候是正常的,雖然每個孩子發泄情緒的形式不一樣,但是有一些發泄形式是堅決不能容忍的,比如打人。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父母可以通過打孩子來讓他體會到被打有多疼,有利於糾正孩子的行為。

②大喊大叫

孩子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有限,有時候孩子會用大喊大叫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者不開心,但是這樣的方式不僅打擾了周圍的人,還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這時父母該打就得打。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③説髒話

許多孩子都會經歷一個喜歡説髒話的階段,但是孩子説髒話是一個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很容易得罪人惹下大禍。為了糾正孩子的行為,這種情況下父母可是酌情打孩子來讓他們意識到嚴重性。

④逃課逃學

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孩子會為了上網或者打遊戲而逃課逃學,這種行為也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孩子逃出校門不僅有可能遇到危險,還有可能會受到不良誘惑誤入歧途,這時父母就不得不打孩子了。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雖然打孩子確實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但是很多時候只有通過打的形式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犯的錯誤有多大,父母只要掌控好打孩子的力度,該打的時候還是不能心軟。

今日話題:還有哪些情況下需要通過打來教育孩子呢?

————————————

上面的方法您學會了嗎,每個寶寶的成長期間避免不了一些小的問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可以使他們領先再起跑線上,那麼本期就暫時到這裏啦,關注我,下期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0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若出現這4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別心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