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病魚身上佈滿潰瘍,魚蝨氾濫成災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綜合

三文魚肉質鮮嫩,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喜愛三文魚的消費者頗感驚詫。

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14日的調查報道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台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在挪威北部海域,坐落着巨大的海上三文魚“農場”,每個養殖場都養着上萬條魚。調查記者弗洛丁私帶攝像機潛入了養殖場,“我知道會看到魚因為擁擠而喘不過氣,但眼前的景象更為恐怖:大量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泄物的海水裏。許多得病的三文魚身上佈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已變成S型畸形魚”。統計表明,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此外,高密度養殖也讓魚蝨氾濫成災。

除了養殖條件惡劣,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還威脅到了野生三文魚的生存。挪威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斯卡拉表示,目前挪威野生三文魚數量約為53萬條,人工養殖的則有4億條。每年約有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它們不但與後者爭奪食物,還將魚蝨傳染給後者。更糟糕的是,兩者交配繁育的後代適應力差,繁殖能力低、這直接“污染”了野生三文魚的基因。近35年來,野生三文魚的數量鋭減50%。

報道還稱,人們喜歡三文魚,主要是看中它的肉質及營養。野生三文魚在海洋裏攝食蝦蟹,這讓它們富含Omega-3脂肪酸,蝦青素則讓三文魚魚肉擁有亮麗的色澤。然而為了讓養殖三文魚迅速長大,人們投放了混合黃豆植物蛋白和化學合成蝦青素的飼料,因此養殖三文魚的質量遠遠不及野生三文魚。

據英國路透社15日報道,由於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挪威數家農場已確認,往中國出口三文魚被暫時叫停。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專家認為,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首先,根據目前研究,新冠病毒主要存活在恆温哺乳動物體內,而魚類是變温動物,兩者細胞基因環境相差太遠,病毒極難通過魚類宿主的細胞轉移至人體細胞。其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而三文魚作為一種魚類,並沒有肺,不存在飛沫傳播的生理條件。

食品安全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也表示,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説是沾染、是被污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鍾凱説,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但穩妥一點,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這兩天官方調查的結果明朗後再作決定。煎的時候如果裏面半生應該也沒事,因為它是表面沾染。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馮錄召也建議,暫時不要吃生魚片、生炒、半熟牛排之類沒有經過充分殺菌的食物。蔬菜肉類一定要炒熟食用,新冠病毒怕高温,在56℃時30分鐘就會被殺死。避免生熟混合、把食物做熟是最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