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全面進入汛期
6月10日,在貴州省從江縣城江西農貿市場,由縣消防、城管、環衞等部門組成的突擊隊和當地羣眾一起清除淤泥、雜物。近期強降水天氣過程導致貴州省36個縣(市、區)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吳德軍攝(中經視覺)
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水旱災害防禦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針對近期南方地區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已派出6個工作組分赴廣西、廣東、江西等地指導防禦工作。
今年的疫情給防汛工作敲響了警鐘。葉建春表示,水利部要求大江大河、重要支流,以及縣級以上防洪城市必須編制防超標準洪水預案,並於6月底前完成。同時,水利部已做了各種準備工作,會全力以赴應對主汛期大洪水,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汛期氣候狀況總體偏差
今年以來,全國累計降水量較往年同期偏多6%,共出現19次強降水過程。特別是6月2日以來,江南、華南和西南東部發生了今年以來強度最大、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降雨過程。其中,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長江流域湘江和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水系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一些河流出現超過保證水位或是歷史記錄的大洪水。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南方降雨偏多,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田以堂表示,雖然本輪降雨過程已接近尾聲,但南方地區可能還會遭遇更強的降雨,要做好防大汛、大洪水的準備。
據介紹,今年的汛期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全國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將會形成5個主要多雨區和3個主要少雨區。
“預計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區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游、太湖、淮河等地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負責人劉志雨説,“從旱情來看,東北西部、江漢西部至西北東南部,以及西南南部和東北部降雨偏少,可能要發生夏旱。”
重點聚焦“三大風險”
防汛抗旱始終是水利部門的頭等大事。“今年,在水旱災害防禦領域將重點防範超標準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這‘三大風險’。”葉建春介紹説。
針對超標準洪水,水利部將指導各地水利部門在6月底前編制完善江河和城市的超標準洪水防禦預案,狠抓預測預報、水工程調度、堤防搶護、人員轉移等各個環節措施的落實,做好防範應對準備。
同時,水利部將逐級壓實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並監督檢查水庫運行。目前,水利部已對11251座小型水庫進行暗訪督查,今年還將對6500座小型水庫和1000座大中型水庫開展督查。
在“三大風險”中,山洪災害點多面廣、突發性強,是汛期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災種。對此,葉建春表示,4月份水利部組織開展了基層山洪災害防禦人員在線培訓,涵蓋全部2076個有山洪災害防治任務的縣,共1萬餘人。同時,指導督促各級水利部門完善預警發佈機制,依託三大運營商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預警服務。
此外,相關部門將督促指導基層地方人民政府完善轉移避險“包保”(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户、幹部黨員包羣眾)責任制體系,按照“方向對、跑得快”的要領,修訂完善預案並開展演練。
洪水預測預報取得突破
汛期預測預報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參考,對部署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近年來,預測預報在延長預見期、提高預報精度和預報效率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劉志雨説,在延長預見期方面,水利部利用氣象水文耦合技術,將洪水預報的預見期從原來的1天延長到3天,為洪水防禦決策和提前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提高預報精度方面,水利部重點針對北方河流預報難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歷史洪水規律和成因進行梳理,超前研判大洪水發生的可能性。此外,針對北方地區河流,特別是河道下墊面變化大的地區,採用視頻監測,實時校正等方法,“以測補報、以快補準”,提高海河流域等平原河道的預報精度。
在提高預報效率方面,充分利用現在的信息化手段,完善業務系統,縮短預報時間。例如,1998年收集全國3300個站點的信息需要2個小時。現在藉助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項目的建設,信息採集、網絡傳輸、視頻會商、洪水預報技術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收集全國11萬處站點的實時信息,只需要10分鐘到15分鐘時間。
劉志雨介紹,目前我國洪水預測預報水平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甚至某些方面處於領先水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