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名的教育專家説,看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就是看他生氣時候的樣子。而很多時候,一個人性格急躁易怒,往往與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沒有誰天生脾氣不好惹,脾氣都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和影響下一步步被改變的,尤其是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更大,而那些長大脾氣很暴躁的人,小時候多半有這兩種遭遇,很無奈。
因此,爸爸媽媽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影響着他將來的人生,以下這四種行為,請你們務必不要做!
1、家人的溺愛
當代的社會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重視得過了頭。
雖説國家已經開放二胎,但上一代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大一部分家庭還是四個老人、兩個大人面對一兩個小孩的情形。
面對家裏的獨苗苗,很多人疼愛都來不及,哪裏還捨得下狠手教育。但一次次的縱容,換來的不是懂事的乖寶寶,而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熊孩子”。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自然性格、脾氣是不好惹的。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其實是自然的法則。而似乎只有我們人類,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違背這一法則,總想用自己的肩膀為下一代承擔下所有的一切。但不是父母承擔了生活中所有的勞累,孩子就能夠輕鬆一輩子。
相反,如果孩子從小沒有任何歷練,將來只會讓普普通通的困難都變成挫折甚至災難。讓孩子學會獨立,教會他責任和擔當,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才是理性的愛。
2、對孩子要求過分嚴格
孩子稍有過錯或沒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嚴加訓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
這種做法會造成兩種不良結果。
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滿和壓抑,這種不滿和壓抑會在以後的某種場合中表現出來;
其二,父母的舉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效仿的榜樣,一旦環境適當,孩子也會表現出同樣的暴躁和攻擊性行為。
3、對孩子耐心不夠
“快點快點!”無數的父母在催着孩子。
“我跟你説過多少遍了,不能這樣做。”
“我沒時間跟你説,你自己去想。”
“趕緊去學,你同學朋友都在學。是不是要我發火才去?”……
看上去是脾氣不好,其實是耐心不夠。
今天生的孩子,恨不得明天就能成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這個,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也趕緊去報名,而不管孩子內心是不是願意,不看是不是真的適合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的面前都有很多路通向遠方。不可能只是父母劃出的那一條,而應該是遵循孩子心底的那條。父母不能強迫,而應該耐心地幫孩子去尋找,鼓勵他們努力的走。
4、父母就是暴脾氣
暴躁也是一種“遺傳”,如果爸爸在處理不順心的事情時發脾氣,孩子也會模仿。
我有個同學是公認的好脾氣,做了媽媽後也從不發火。她説之所以從不發火,實際上是因為她會經常與家人表達情緒。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並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温和了。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無論如何不要把暴脾氣展現給孩子,不然很容易多年之後,孩子就變成了你現在怒吼的樣子。
如果你有以上行為,一定會給孩子埋下了脾氣暴躁的種子,那麼請你一定要及時止損。
人生最難受的,不是沒有相逢,而是相逢後,終又錯過,留下的只是朦朧的背影。若是無緣,為何偏偏相逢,若是有緣,為何最終竟然錯過。生命中能使我們痛苦的,竟是錯過,引發我們感觸的竟是相逢,我們懷念的竟然那樣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