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未來“稱雄”的可能性有多大?自身實力是否雄厚?
一直以來,印度的經濟發展都以我國為追趕目標,並且在鋼鐵製造、大米種植、基建等多個領域和我國進行競爭。近幾年以來,印度經濟正在舉全國之力開始新的“印度製造”計劃,不僅於此,也開始強力吸收亞洲乃至於全球範圍內的資本、製造企業、技術甚至人才等相關資源。與此同時,與新興市場和西方國家積極促進和發展經濟關係,印度經濟好像突然變成了亞洲的經濟“黑洞”一樣,吸收着一切有用資源。
印度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人口稠密經濟文化繁榮之地,不過與古希臘類似,印度長時間內都只是文明地域並非單指的國家,直到英國人到來之後才得以誕生。當年英國雖在印度掠卷無數,但同時也給印留下了大量工業基礎,使其發展起點實際要優於大多亞洲國家。然而印度如今的發展程度,與其體量實在不成正比。那麼印度未來“稱雄”的可能性有多大?自身實力是否雄厚?
那麼其它實力又是如何呢?首先是在很多年前印度軟件業出口額確實僅次於美國,然而發展至如今已經不到中國的1/5,其產值尚不及深圳一地。其次是印度確實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國,然而實際印度田地屬於私有,農場主為更多利潤而出口,使印度仍有全球三分之一飢餓人口。再然後是印度雖然整體科技比較落後,然而其在航空航天、核工等領域相當先進,尤其太空領域科技水平位於世界頂尖。
再然後就是印度人的整體英語水平與英語普及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整個印度真正能夠熟練使用英語的人口不到3000萬。印度經濟發展水平確實比較落後,擁有世界上目前最大規模的極度貧困人口,但同時也是全球富豪最多的國家之一,雖然説印度人的理工能力方面的確非常強,尤其數學領域,無論古代大量的數學貢獻,還是如今印度人在理工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