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論場|教授捐1億獎勵:這一捐超越了普通

豫論場|教授捐1億獎勵:這一捐超越了普通

□夏遠望

假如掙到1個億,你會怎麼花?2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劉進教授向醫院捐贈1億元,這筆資金,來自劉教授科技成果轉化所得。教授表示,這筆錢用於生活是浪費,捐贈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事業,更具有社會意義,更能體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寥寥數語卻令人感動。1個億,對絕大多數人來説,都不是個小數目,這筆錢是劉教授應得的,但他還是義無反顧捐了出來,為的是“讓更多的規培醫生和老師們在這條路上繼續前進,為基層培養更多合格的‘健康守門人’”。不問應得、只做應該,劉教授做了他認為應該做的事,在“我”與“我們”的選擇中,一個人的境界已無需再用文字來詮釋。

科學家和普通人一樣,有衣食住行的需要,有喜怒哀樂的情感。科學家又是個特別的羣體,“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峯秋葉丹”。科學家羣體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從來沒有缺失過他們的身影。為國為民、淡泊名利、集智攻關、甘為人梯……科學家精神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身上傳承,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貢獻着科技力量。

國家和民族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我們也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依靠科學家羣體。應該看到,現在學術界總體氛圍是好的,但也不是純而又純,掛名剽竊,熱衷名利的,都不在個別。鳥兒的翅膀一旦繫上黃金,就再也無法高飛,求實、創新,勇攀科技高峯,不負國家重託,不負人民信任,自然會得到獎勵、榮譽,一旦反過來,把金錢、榮譽作為終極目標,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比1個億更寶貴的是精神財富,感悟老教授的拳拳之心,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薪火相傳中肩負起新時代的科技使命,是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必須握緊的“接力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14 字。

轉載請註明: 豫論場|教授捐1億獎勵:這一捐超越了普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