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訪歐試圖修復美歐裂痕? 難!
當地時間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抵達英國,正式開啓他此次的歐洲之行。這也是拜登上任以來的首次出訪。
先來看拜登在歐洲的行程。
按照計劃,拜登首先將先前往英國米爾登霍爾基地看望駐紮在那裏的美軍官兵。
10日,拜登將在英格蘭康沃爾郡與英國首相約翰遜舉行會晤。
11日-13日,七國集團峯會將在康沃爾郡舉行。屆時拜登還將與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的多國領導人舉行會晤。
13日,拜登將前往倫敦郊外的温莎城堡拜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14日,拜登將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峯會,第二天將與歐盟代表舉行會晤。
16日,拜登還將前往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雙邊會晤。
美國白宮方面此前強調,拜登此次歐洲之行的目的是致力於修復美歐關係。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張騰軍認為,拜登上任後的首次出訪選擇歐洲,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張騰軍:
第一個原因在於特朗普執政時期美歐關係受到較大沖擊。拜登將美歐聯盟看作是美國外交的一個基石,所以他希望首先修復美歐之間的關係。
第二個原因,他認為美歐之間的合作對於應對美國當前或者全世界當前面臨的許多挑戰是必要的。而且他認為這是關鍵。因為他一直在講美歐之間在意識形態、價值觀、文化等方面的共通性,所以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出訪來加強美歐之間在各方面的合作。
然而,就在拜登啓程訪問歐洲的兩天前,德國智庫貝塔斯曼基金會、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7日聯合發佈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人和法國人對美國國際影響力的看法並沒有因美國政府更迭而得到改善。
這份調查的抽樣樣本是11個北美和歐洲國家的各1000名成年人。調查結果顯示,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認為“美國是最具影響力大國”的德國人和法國人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領導的政府應對本國疫情不力。
調查結果還顯示,拜登就職以來,“德國人和法國人對美國國際影響力的看法沒有改觀”。
拜登此行“修復美歐關係,恢復美國對歐洲影響力”的目的能否達成,再來聽張騰軍的分析:
張騰軍:
特朗普執政時期,他的一系列政策造成了美歐之間出現了較大的裂縫。這些裂縫儘管説在拜登上台之後有了一定程度的“止血”,但裂縫仍然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美歐對於當前國際秩序以及各自所應該扮演的作用存在不同看法。
比如説美國方面,它試圖重新主導、領導世界,但是歐洲方面顯然不願意單純遵循美國的領導,他們希望發揮自己的作用。所以我們看到德國、法國都在強調歐洲的“戰略自主”,就是説他們的相對的離心傾向是在增強的,這個是雙方的一個分歧點。
第二個分歧點是在一些具體的議題上。比如説在關於歐洲防務的議題上,美歐之間顯然看法也是不一樣的。在貿易問題上,雙方也有很多摩擦。儘管説拜登政府上台之後採取了一定程度緩解雙方貿易分歧的舉措,但是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歐洲方面的疑慮。
第三個方面主要是在於歐洲本身,他們對美國的外交、對美國對盟友的承諾是否依然堅定?顯然他們已經產生了動搖。所以,他們也不指望通過拜登這4年能夠完全回到美歐之前的狀態。他們現在更加追求的是尋求一個穩定性。所以,雙方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會面臨着共同挑戰。
七國集團峯會11日至13日將在英國舉行。此次七國集團峯會議題廣泛,涉及國際和地緣政治、全球治理與税制,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全球疫情等方面。
張騰軍認為,在目前七國集團影響力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七國很難在這些議題上發揮作用。
張騰軍:
本質上來講,七國集團就是一個富國俱樂部,就是一個發達國家的小圈子,他們是為了通過這樣一個集團,在國際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議程上起到主導性的作用。但是從當前的情況看,世界格局在發生變化,整個時代已經不同了,當前我們全球所面臨的共同的挑戰,遠比上個世紀要多得多,而且很多新出現的挑戰,七國集團是沒有辦法應對的。
首先它的第一個最重要的挑戰,是它沒有足夠的資源,也沒有辦法完全動員全球各國去有效應對這些全球性的挑戰。不管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還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可以看到,由這麼幾個國家來組成集團,它已經沒有辦法去足夠地應對重大的全球性危機或挑戰。
第二點,美國方面、美歐方面,他們試圖還想回到20世紀的場景,他們試圖去重新通過塑造議程的方式去領導世界。但是現在整個世界形勢的變化,導致他們的領導力、國際信譽也受到影響。所以,當前七國集團沒有辦法去發揮它想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