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特斯拉官方消息,其德國超級工廠已基本竣工,待審批後即可正式投產。該工廠可年產電池50GWh,每週可生產5000-10000台車型,可提供約12000個工作崗位。馬斯克同時現身工地,宣佈德國造首批特斯拉電動車最早在下個月就會下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眾們已有危機感了。
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能否順利獲批,無法揣測。其實,特斯拉德國工廠可謂是一波三折。自2019年11月,特斯拉正式宣佈將在德國建立超級工廠以來,已經過去了23個月時間,同年建設的上海工廠早已投產,其計劃投產時間也被擱置。期間,馬斯克也深切體會到了什麼是一波三折。
因為當地政府、居民、以及環保組織的擔憂和抗議,經歷了“砍樹”“蝙蝠”等多重磨難,德國工廠一路走得跌跌撞撞,開工時間一推再推。所以,海外工廠竣工不代表順利投產,不僅要過審批這一關,還要順利招到員工才行。對此,馬斯克希望該廠能在未來幾周內獲得批准,並開始投產。
2019年動工建設的上海工廠,今年9月份剛剛創造出交付56006輛的全新紀錄,同比增長394%,相當於每46秒銷售一輛新車。面對全球汽車行業缺芯的背景之下,特斯拉這個業績非常亮眼。
曾經,在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儀式上,馬斯克開心得像一個小孩一樣跳起了靈魂舞步。不知道,德國工廠投產時,會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表演?
特斯拉選擇德國作為歐洲的登陸點,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德國是歐洲的地理中心,便於新車物流運輸。二是德國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汽車工業基礎,馬斯克決定在這裏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工廠”。
據瞭解,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數據顯示,8月德國純電動汽車註冊量為28,860輛,同比提升80%,市場份額14.9%;截至8月底,德國純電動汽車今年的累計註冊量為203,040輛,同比上漲163%。
其中,銷量最高的品牌包括大眾、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和寶馬,大眾是純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品牌,7月份註冊量最高的純電動車型為大眾ID.3,註冊量為3,750輛,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註冊量為2,946輛。同時,特斯拉銷量離大眾集團越來越近。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德國是大眾的大本營。與大眾的競爭,不會只限於中國市場。
過去兩年的時間,給大眾們留出了一個很好的緩衝期,EV-volumes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各品牌電動車銷量中,特斯拉銷量佔據全球第一,全年銷量為49.96萬輛,排名第二的是大眾,全年電動車銷量為22.02萬輛。
今年7月,大眾汽車集團發佈了2030NEW AUTO戰略,計劃從2026年開始在SSP平台上生產純電動汽車。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佔大眾汽車總銷量的50%,在歐洲銷量份額將提升至 70% 以上。在產能方面,至2030年,大眾汽車位於歐洲的6座超級電池工廠的總年產能將高達240千兆瓦時。
在特斯拉德國工廠即將投產之際,10月14日消息,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曾警告説,如果轉型電動汽車的動作遲緩,就可能會導致3萬名公司員工失業。
與之相反的是,豐田章男認為,直言“電動車被過度炒作了,如果汽車行業倉促轉向電動化,眼下的商業模式會徹底崩潰”,甚至導致數百萬人失業。
迪斯所述這一問題主要集中在大眾汽車現有員工的產出上,大眾沃爾夫斯堡製造工廠有2.5萬名一線員工,每年生產70萬輛汽車。但是,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每年將生產50萬輛汽車,員工僅有1.2萬人,人數不到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的一半。
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計劃招募7000名員工,而到2022年底,該工廠還必須再增加5000名員工以提高產量。
據瞭解,特斯拉德國新建工廠計劃每45秒生產一輛Model Y,每週產能達到5000至10000輛。而據特斯上海工廠二期生產線,每天產量約700輛,換算出來的生產節拍約為29JPH(Jobs Per Hour,即平均每小時產出29輛車,也就是説生產一輛Model Y需要2分鐘。
當然,上海工廠是按照單班生產來算而得,但是不得不説,特斯拉德國工廠給大眾們帶來的危機感已是實實在在的。以更少的人員配置,實現兩倍以上的產量,特斯拉工人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所以,工廠生產工人招募可能是特斯拉需要面對的下一個難題。“一個在寶馬每週工作35小時、假期30天、薪水不錯的人,為什麼要轉到必須工作80小時、薪水和假期都更少的特斯拉?”一位諮詢公司的人士表示。
當然,隨着特斯拉登陸德國,不僅本土的大眾、奔馳、寶馬等品牌要面臨危機感,中國品牌正在開拓歐洲市場的蔚來、吉利、長城、上汽、比亞迪等品牌,同樣會面臨嚴峻挑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千帆競發,智進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