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昨晚上了新車,我差點以為傳祺要被戰略放棄了
文 | 李一帆
昨晚,傳祺GS4 COUPE雲端上市,指導價13.68萬~14.68萬元。
這是廣汽傳祺的第一款跨界車型。
精緻的跨界樣本
2020年的傳祺新車型,走的都是在老產品後面加後綴的路子,比如上個月上市的傳祺GS8S,和昨晚這款傳祺GS4 COUPE。
前者定位在運動型“硬核鋼炮”,後者主打小尺寸大溜背,都是傳祺從未涉足的細分市場。看得出來他們正在尋求改變,一邊搭着這些前明星產品的順風車,一邊努力與前明星產品們做出區隔。
他們試圖從GS8S和GS4 COUPE開始,開啓對年輕消費羣體的全面攻勢。
所以傳祺GS4 COUPE的造型設計,是那種能讓人一眼記住的類型。
為了匹配這種“一眼記住”,你能看到它花了很多心思在細節之處:
比如車門下邊緣包裹拉低了很多,幾乎覆蓋整個下沿,這就儘可能保證了車門打開後的車身潔淨度,雨天泥地,不讓上下車影響咱的精緻;
換裝了馬牌UC6的235 R18的輪胎,比明星產品GS4的輪胎寬了10mm,抓地力和操控效果顯著提升;
前排用了一體式的賽車座椅,側邊包裹支撐到位,轎跑嘛,讓咱就算跑起來人也不會側傾;
前排、車門和座椅的啞光絨麪包裹搭了高級灰的講究配色;
因為造型關係,轎跑SUV的後排空間會比普通SUV相對壓縮,所以在保證舒適度的前提下,前排座椅的厚度做了適當壓縮,造型更顯運動,也給了後排更大空間;
後排地板全平,還在兩側C柱區域各增設了一扇三角窗,讓後排不至於壓抑;
多功能方向盤上保留了傳祺GS4獨有的“微信”快捷鍵,可以一鍵開啓微信車載版;
後備箱開關竟然藏在了右側尾燈中間……
這些小心思,格外迎合轎跑SUV的精緻受眾羣體。
轎跑SUV從來都是個小眾的市場,但對品牌來説,卻是完善SUV產品線必不可少的落子。隨着汽車消費進入存量市場,市場細分逐漸苛刻,轎跑SUV已經成為各品牌的必爭之地。
相比市面上已有的中國品牌轎跑SUV,比如星越、哈弗F7x、長安CS85 COUPE等,傳祺GS4 COUPE的尺寸相對較小,但“鋼炮力”不輸,精緻度更高,13.68萬~14.68萬元的價格,明顯透露了傳祺的野心——他們想用品質而不是低價爭取年輕人的市場。
這讓我看到了傳祺品牌重煥生機的希望。
有過家道中落
GS8S和GS4 COUPE上市之前的傳祺品牌,多少是有些喪的。
依照乘聯會發布的數據,4月SUV銷量排行榜上,哈弗H6、長安CS75、吉利博越等中國品牌榜單常客繼續緊守着前三名的位置,而曾經同屬這一隊列的傳祺GS4,卻掉到了15名開外的位置。
傳祺GS4曾經是廣汽甚至整個中國品牌的“國貨之光”。
2015年,傳祺在頭暈目眩地摸爬了七年後,推出了全新車型傳祺GS4。由於設計美觀、定位適中、價格合理,且正逢SUV的好時代,傳祺GS4上市之後迅速走紅,第四個月就實現了銷量破萬,緊接着一年之內連續突破兩萬輛、三萬輛,然後保持在三萬輛上下,僅次於哈弗H6,千年坐穩在SUV市場第二的位置。
在傳祺GS4的拉動下,2016年,廣汽傳祺年銷量37.07萬輛,同比增長95%;2017年年銷量50.86萬輛,同比增長37.2%。傳祺GS4以一己之力盤活了廣汽傳祺,讓這個成立不到十年的品牌一時風光無兩。
很多人判斷,傳祺會成為中國品牌真正的後起之秀。
沒想到這條上拉線並沒持續太久。2018年2月,GS4的銷量首次跌破2萬輛,然後漸漸地,就有些一蹶不振的意思,身影慢慢淡出了SUV銷量前十名、甚至前十五名的位置。
曾經緊隨GS4後走紅的GS8,大體走的也是這麼條曲線路。
這一切並非偶然。
從品牌與產品建設的角度看,傳祺的式微完全有跡可循。
比如首先,包括明星車型在內的所有產品,更新換代都相對緩慢。
傳祺GS4是在上市三年後的2018年才迎來第一次中期改款,然而改款內容僅僅是換裝了LED大燈、大尺寸中控屏和車機系統,外觀、尺寸、其它配置等方面幾乎沒有改動;傳祺GS8的中期改款同樣是在上市三年後的2019年才姍姍來遲,比GS4進步的是換了新的動力總成,但在設計、配置等方面的增配與改進仍然不痛不癢。
一張凌雲翼前臉,傳祺從2014年用到了現在,可反觀其它中國品牌,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奇瑞、寶駿等眾多品牌,全都在近幾年推出了全新一代年輕化、新潮化的設計語言,時刻給市場注射着新鮮感。對比之下,“語言”落後的傳祺失速理所應當。
其次,整個品牌的電動化、智能化進程推進緩慢。
新能源市場不只屬於純電。當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都已經在純電、48V輕混、插電混動以及HEV技術領域同步發力的時候,傳祺卻在純電之外全部失速,再成功的埃安系列也掩蓋不了傳祺這邊的後勁不足。
還有智能化進程,直到2019年,很多中國品牌車型都已能實現汽車和家居的智能互聯了,傳祺才在第二代GS4身上應用了進化後的新一代車機系統。想想當年哈弗,同樣是智能化領域的後來者,連語音控制都佈置得極晚,卻一路追得飛快,現在反倒成了帶頭人。
至於自動化程度就更是如此了。我們都不用對比其他家,隔壁廣汽新能源的L3級別自動駕駛都要量產落地了,可傳祺這邊連L2.幾的消息都還沒有。
要不是今年上市了這兩款全新車型,我差點以為傳祺要被戰略放棄了。
最後,近幾年合資品牌SUV的佈局完善和價格下壓,也給了傳祺相當大的壓力。
所以傳祺失速,並不無辜,他們太缺乏一款既能打動消費者、產品力又能匹配自身定價的實力車型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祺GS4 COUPE的市場固然小眾,但只要人氣夠硬,以小支點重新撬起品牌形象,也並非不可能。
積重是否難返
只是難度的確不小。
廣汽傳祺並非遭遇銷量與口碑拋物線的唯一車企。
同為地方國企的上汽乘用車也有着類似的經歷。
頂着首款“互聯網汽車”的光環問世、月月銷量2萬輛以上、一度坐在SUV前三排行的榮威RX5,與傳祺GS4幾乎在同一時間走向衰落,然後在今年4月的SUV銷量榜上,與之一起跌出了十五名開外。
上汽乘用車與廣汽乘用車的情況頗有相似,而這些表面原因的背後,很多掰扯起來其實都是地方國企的弊病。
這些弊病單靠企業一己之力往往難以解決。
比如,其一,企業發展缺少靈魂人物。
幾乎所有的民營企業,其發展進程(尤其是早期)都是與創始人性格緊密相連的。圈外的馬雲、任正非、張瑞敏,圈內的李書福、魏建軍、王傳福……鮮少例外。對外,他們的形象與手腕代表着這家企業的地位與方向;對內,他們就是掌舵人和定海針。
而大多數國企,特別是地方國企,缺的就是領導層這份對內的影響力。
畢竟與親手創辦企業不同,國企無論哪層領導都只是代管企業,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任期內順順利利幹完結束,能發展就發展,哪怕飲(後人的)鴆止(自己的)渴;形勢不佳就穩定為主,不出錯即可。
再加上固定的任期和年齡內的潛在升職干擾,國企領導來去匆匆,很難做到將一張藍圖真正描繪並貫徹到底。而汽車行業,技術、產品和品牌的發展恰恰講究連續性,尤其需要長久性的規劃與佈局。
那麼倘若領導層都做不了定海針,又何來指望普通員工呢?
所以我們看到廣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等在設計呀智能化進程呀等領域更新滲透慢,但其實和領導層的調整、換血反而共振在一個頻率。
這就是國企應對市場變化的天然後腿。
其二,政府多多少少的掣肘。
市場困難好克服,內部掣肘關難過。
國企的終極管理權歸根結蒂屬於政府,政府會做不少社會性考量。比如我就聽説,月初上海市政府面向全市推出“五五購物節”活動刺激消費時,上汽乘用車為了配合政府發起的“全球大直播”,花費了3000萬元。
所以國企是真不容易,一面要力擔社會重責,一面是民營企業加速吞噬市場,自己哪哪都要上,難辦得緊。這根植於國企在中國的角色,本身就不是單純的賺錢企業,它承擔的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經濟平衡和治理工具的作用。沒有國企的存在,中國經濟是不會有今天的。
其三,正盛的國企混改、合併勢頭。
近幾年,國企混改、合作、合併的大幕紛紛拉開,汽車行業也不例外。除了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央企要合併的消息屢屢傳出,上汽廣汽合併的緋聞也沒消停過。
2019年,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簽署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也是地方國資委旗下的汽車集團首次進行戰略合作。
想着自己的企業説不定未來就被合併了呢,前路未卜,你説從領導層到普通員工,誰還能真正踏踏實實辦公。
所以,傳祺GS8S和GS4 COUPE是好產品,就像廣汽新能源,產品會説話,就不愁賣不出去。
但能不能挽傳祺的狂瀾,難説。誰讓他們也走過彎路呢?做一個好產品並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產品。尤其國企其實比民企,更需要好產品的加持。
GS4 COUPE只是一個開端,我為這個“萬事開頭難”的起點興奮,但比起GS4 COUPE,我更期待傳祺之後的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