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今的家長來説,如何養育好一個孩子成為了頭等大事。
除了要在吃穿用度上給予保障,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上更是需要時時督促,力求把孩子培養成高情商懂禮貌的孩子。
那麼,孩子的教養從何體現呢?這點從平時孩子在公眾場合上的種種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且這個場合體現的不止是孩子一個人,就連家長的素質如何也會被放大。
01
孩子先喝飲料後付款,商家卻要求10倍賠償,媽媽的回答引眾人稱讚
超市是一個很考驗人們素質的地方,插隊、搶購、佔小便宜的事情屢見不鮮。
而孩子們在這裏的表現,也直接考驗家教。有一天,小林就帶着三歲的女兒去逛超市,由於天氣比較熱的緣故,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孩子直喊口渴。
因為還有很多東西要買,小林就直接拿了一瓶飲料,打開讓孩子喝,孩子喝了幾口她就放在推車裏,打算一會兒結算。
等買好東西到收銀台時,有服務員看到了推車裏的飲料,當看到是打開的時候,服務員的臉色就不對了,和小林説:"你這個飲料是我們這裏的嗎?"
小林確認了之後,服務員表示,小林的行為不合規矩,應該十倍賠償。
聽到服務員這麼説,小林不服氣,反擊到:孩子先喝飲料後付錢,這種事情又不是沒有過,我並沒有把飲料藏起來。
一開始就想着要買單,你們一開口就是十倍賠償,這樣顯然不合理。我今天敢給,你敢要嗎?
媽媽的回答引發了眾人的稱讚,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經理到了現場,瞭解完事情前後經過,批評了服務員,並且向小林道歉了。
不過看到媽媽被眾多穿着制服的人圍住,小林的女兒已經嚇得哇哇大哭,這也讓她非常心疼,趕緊抱着孩子離開了。
02
父母在公眾場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雖説在這件事當中,小林的做法沒有錯,但也不是十分妥當。
首先給孩子喝飲料就已經打破了超市的規矩,另外,與人周旋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嚇到,也是不對的。
那麼,父母在公眾場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1、教育孩子買單之前不能先打開商家的物品
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原則都一定不能變。
在沒有徵得他人同意或者沒有買單的情況下,私自拆開商家的食物包裝,這種行為本身就不合理,還會教壞孩子。
2、主動承認錯誤,合理維權
若是孩子在公開場合犯了錯誤,父母應該主動承認,並且帶着孩子道歉。
但如果對方提出不合理的賠償,父母也應該合理的維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的情緒,不要只顧着自己發泄,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3、讓孩子遵守規矩
不管是在超市還是其他場合,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規矩。尤其是孩子,他們天生活潑,行為不受約束,很容易做出調皮的舉動。
作為父母應該引導他們遵守公眾場合的規矩,避免給他人帶來麻煩。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父母們需要以身作則,也需要加強引導孩子。
雖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至少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擁有積極向上的三觀。
都説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句話在公開場合尤其適合,孩子的缺點會被放大,父母的素質也會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不知道大家覺得在超市裏,先吃東西后付錢是否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