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家長要錢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這三句話不要隨便説
雖説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父母也願意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但由於經濟條件的差異,不同的父母對金錢有不同的認識。當孩子在需要零花錢時,有的父母可能給得很爽快,有的父母可能因為種種的原因而拒絕。
不過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各種開支突然增大,讓侯女士感到經濟有些緊張。一天,孩子放學回來説要50元錢,侯女士正因孩子的補課費發愁,一聽孩子又要錢,不由得生氣大罵:“又要錢嗎?你剛上小學怎麼需要這麼多錢?真是一個敗家子”,孩子本來是要錢交班費的,聽到媽媽的責罵也委屈地放聲大哭起來。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小沒有感恩的心,總喜歡給孩子訴苦,對孩子強調自己掙錢的艱難和不易。這會讓孩子有負罪感,覺得是自己拖累和影響了父母的生活,是自己的原因讓他們不幸福。父母這些消極的話,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甚至可能做出“偷拿”別人東西的錯誤行為。
的確,不少的父母喜歡説這樣的話,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小沒有花錢的地方。其實,不管孩子年齡再小也有同學和朋友,他們和成人一樣有自己的社交圈。有時在同學過生日的時候,需要購買禮物贈送,別人也會購買禮物給自己的孩子,這是正常的現象和行為。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説這句話,孩子就會在同齡人面前感到自卑,這對他的心理發育極其不利。
有的父母比較吝嗇把金錢看得太重,不願意給孩子花費,當孩子需要零花錢時常常給孩子哭窮。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影響到孩子長大以後也變得特別小氣,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從潛意識裏認為自己家裏很窮,於是不願意對他人付出也得不到他人的喜歡,更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太小,沒有必要太早認識金錢,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讓孩子早一點認識金錢,可以讓他了解金錢應該怎麼使用,有錢後應該怎樣支配?儘早的懂得理財的方法,從而合理地支配金錢。在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讓孩子有屬於自己的財富。
有的孩子大手大腳就是因為從小缺乏存錢的習慣。在關鍵的時刻,手裏有錢可以主動地解決燃眉之急,否則,需要四處借貸會顯得非常被動。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專用賬户,讓孩子有錢的時候存到銀行裏,從而正確地進行財富積累。
父母在孩子花錢時,必須要求孩子把需要購買的東西根據先後順序進行羅列,讓孩子根據需要知道怎樣取捨,懂得金錢應該花在刀刃上,就會放棄不重要的東西。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侯女士是一個單親媽媽,孩子的父親因病去世的早,一直靠她一個人撫養長大很不容易。由於侯女士從事清潔工作收入不是很高,但也能維持她和孩子的基本生活。
事實上,不少的父母在孩子開口要錢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一副拒絕或者不情願的樣子,這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有的話能不説就最好不説,否則很容易讓孩子自卑。
當孩子問你要錢時,有哪些話不能説呢?
第一句:“父母掙錢不容易”
第二句:“小孩子花什麼錢?”
第三句:“我沒有錢。”
怎樣培養孩子正確地看待金錢呢?
一、讓孩子儘早認識金錢
二、幫助孩子養成存錢的習慣
三、讓孩子合理分配金錢
這樣能夠培養孩子對金錢有合理的處置能力,把金錢花在該花的地方,不浪費不花冤枉錢。
有人説,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錢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也能給人帶來不利的影響,父母不能把錢看得太重。為了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父母需要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培養,否則,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