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季北略》:“天啓丙寅五月初六灰氣湧起,屋宇震盪。須臾,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這是史料中關於明朝“天啓大爆炸”地描述。這次爆炸範圍半徑達750米,共造成2萬餘人傷亡,偌大的京師半數毀於一旦。或許有人認為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天災人禍,殊不知進入到21世紀,我們時刻面臨着比“天啓大爆炸”破壞力更強、危害更大的核爆炸。
01
1945年美國人在本土新墨西哥州荒漠中引爆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也標誌着人類從此進入到了核戰爭時代。這種新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以在短短數分鐘內摧毀擁有幾十萬人的城市,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沒多久這種新研製出的武器就應用在了實戰之中。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裏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http://p1.nanmuxuan.com/images/64/1eee057f00fcf89c.jpg)
▲核彈爆炸場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為了避免其軍隊在對日本作戰過程中遭受巨大傷亡,也為了促使日本這個東方的法西斯國家儘快投降,美軍分別於1945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在日本廣島、長崎兩座城市投下原子彈。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核武器的實戰應用。根據戰後統計,廣島有超過10萬人傷亡,長崎則有超過15萬人傷亡。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裏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http://p1.nanmuxuan.com/images/de/4a54edc07f9b070f.jpg)
▲廣島核爆後城市廢墟
而廣島、長崎兩座大型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在核彈爆炸的一瞬間化為烏有。可以説美國在日本領土上造成了比中國歷史上的“天啓大爆炸”更為厲害的大爆炸。兩次原子彈投射直接逼迫日本在8月15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而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也為人們研究新出現的核威脅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那麼在原子彈爆炸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防護措施呢?
怎樣才能避免原子彈造成的過大的傷亡?始作俑者美國給出了結論。在美蘇對抗期間,美國人為了應對本土遭受核威脅,認為不管距離爆炸中心點多遠,都應採取必要的措施,這就是著名的“卧倒掩護”方案。就普通人看來,當面對破壞力驚人的核爆炸時,當看到核閃光的瞬間用被子、地毯之類的物品遮擋自己並卧倒是一種“笑話”。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裏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http://p1.nanmuxuan.com/images/53/dd636cc6b2264c38.jpg)
▲核爆炸防護訓練
但事實上日本遭受核打擊時,距離爆炸點1.3公里的木質電線杆全部碳化,但被灌木叢遮擋的電線杆卻沒有完全灼燒或完全碳化。這證明:在距離核爆炸一定距離的地方,哪怕是有灌木樹葉這樣單薄的物體遮擋身體,也會減少自身受到的傷害。而這時如果採用卧倒的姿勢,則能進一步減輕身體的燒傷程度,以便等待救援。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裏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http://p1.nanmuxuan.com/images/a3/9ee2ac48e5c704ef.jpg)
▲銀行內部的水泥牆
無獨有偶,在廣島核爆炸中倖存下來的高藏信子當時距離中心點只有300多米的距離,當週圍的人瞬間喪生時,她卻幸運的活了下來。事後研究發現當時這位女士正在日本銀行中辦理業務,銀行安保使用的厚重混凝土牆挽留住了她寶貴的生命。這個案例也證明當遭遇核爆炸時躲避在建築物內十分必要。
03
有人可能提出疑問:不是每個人在遇到突如其來的意外時身邊都會幸運的擁有灌木叢和鋼筋混凝土牆,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裏能保住性命嗎?日本人用親身體驗揭開謎底。核子能研究專家結合二戰中廣島、長崎兩地的倖存者案例發現:核爆炸時如果身邊有小河或者湖泊應該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裏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http://p1.nanmuxuan.com/images/40/81b3a9401e1a4582.jpg)
▲長崎核爆炸後倖存的母子
因為水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遮蔽物,能夠有效的阻擋和分解核爆炸產生的熱浪及衝擊波。當然了,如果你對自己的水性很有信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儘可能的下潛到深處,這樣能最大程度降低身體承受的傷害。日本廣島倖存的游泳運動員和釣魚愛好者就是很好的證明。隨着世界軍工科技的不斷髮展,核武大國美國和俄羅斯早在冷戰時期就能生產超過100萬噸當量的原子彈,這是二戰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數百倍。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裏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http://p1.nanmuxuan.com/images/49/deff11ebe3ceaacf.jpg)
▲蘇聯“沙皇”氫彈照片
美國科學家給出數據,當這種級別的原子彈爆炸時,中心點3公里內生存幾率微乎其微,只有在7.5公里外傷亡率才會降到50?如果人們不採取卧倒掩護的急救措施,傷亡範圍會延續到11公里開外。所以不管在哪裏,遇到多大威力的核爆炸,不要尋找所謂的閃光點觀看,而是迅速採取防護措施。隨着核威脅在全球不斷蔓延,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意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結語
在聯合國號召下1954年成立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並陸續通過了《核安全公約》和《防止核擴散條約》,建立起一整套防止核能危及全球安全的框架。目前該組織成員國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防止核擴散條約》要求所有成員國不得轉讓核武器裝置,非核國家不得研製核武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世界範圍內的和平以及非法的核蔓延。當然了,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和諧的時代,這是值得慶幸的,希望所有的核爆炸防護措施永遠也不會派上用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