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鹽縣沈蕩鎮黨員幹部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基層工作相結合,努力為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年初,沈蕩鎮橫涇村組織黨員幹部對村裏的村民進行了走訪,收集民情民意。在走訪中,收到了部分河道水質差、停車難等問題,其中,河道水質問題是村民反映最多的。“河道清淤之前,河面時不時有垃圾漂浮,看着很髒。”許家浜是橫涇村的一條主要河道,家住許家浜邊的何火英一説起清淤前的河道就皺眉。
得知這一情況後,橫涇村黨員幹部立即對村裏的河道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據瞭解,橫涇村位於沈蕩鎮西北部,轄區內水系較多,2019年村裏曾對河道進行過一次清淤,但是因長期雨水沖刷,泥漿等不斷衝入河道,造成河牀淤積過多,影響河道整潔,弱化了河道蓄水能力,給水體帶來污染。
為此,橫涇村根據生產生活實際,全面謀劃水域整治,於今年1月份對村堰橋港、史家港、許家浜這三條村民反映較多的河道優先實施清淤工程。“通過召開班子會議、深入宣傳動員和徵求民情民意等方式,制定了河道清淤工程實施方案。”橫涇村黨總支書記何建軍介紹。為了將這件事辦好,橫涇村還召開村民組長會議,邀請大家一起坐下來為河道清淤出謀劃策。
但是在清淤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個問題。河道清理產生的大量淤泥該如何處理?何建軍説:“考慮到淤泥經過沉澱之後,能產生很好的肥力,可以對河道中的垃圾先行處理後,將淤泥排放到附近的水田中。”為此,橫涇村黨員幹部多次上門走訪大包户,進行協商。“村裏大包户也很配合,同意將淤泥排放到地勢較低的水田中。”何建軍説。同時,橫涇村還落實每條清淤河道責任人,組織工作人員對河道內的漂浮物、白色垃圾等進行打撈,確保河道清淤任務如期完成。
當記者來到沈蕩鎮橫涇村許家浜河道清淤現場時,站在河岸邊看到整條河的河水已被抽乾,清淤人員正用高壓水槍將淤泥衝散成泥漿,再用水泵將泥漿抽到附近的農田中,隨着淤泥被抽走,整條河道也顯得寬闊了許多。“在把淤泥清理好後,還會安排工作人員把河底的垃圾全部清理走。”清淤人員林祥説。
目前,橫涇村已完成堰橋港1500米河道清淤工程和史家港2400米河道清淤工程,許家浜1100米河道清淤工程正在開展,預計4月底全面完成。“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後,不僅改善了河道生態環境,河水也變得清澈無比,景色美麗許多,我們晚飯後沿着河道散步,心情也變得舒暢了。”橫涇村村民陳大伯笑着説。 “接下來,我們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開展其它河道的清淤工作。”何建軍表示。
(藍媒聯盟海鹽縣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