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口罩“涼”了,小心防護也“弱”了

近期上海疫情形勢嚴峻複雜,7月7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例和無症狀感染者28例,均在隔離管控中發現。自7月8日起,上海新增33個疫情中風險區。對於每個人來説,切勿抱有鬆懈和僥倖心理,最基本的還是要科學規範佩戴口罩。

新民快評|口罩“涼”了,小心防護也“弱”了

圖説:儘管天氣炎熱,但街頭市民口罩不摘,防疫舉措不鬆懈。楊建正 攝

近期申城持續36℃至37℃的高温,出門戴口罩堪比蒸桑拿,很多人都希望能給口罩“降降温”。為此,不少商家,尤其是電商想出各種方法把口罩變“涼”。打開某電商平台,輸入“清涼+口罩”的關鍵詞,立刻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產品:精油類,像“口罩爆珠”“清涼口罩貼”“口罩香薰扣”等;支架類,像鼻託、風扇等,一些所謂的“清涼口罩”更是成為了朋友圈的“爆款”。

但從目前權威機構的實驗結果來看,口罩“涼”了,防護也“弱”了:“精油類”的產品會讓口罩內部浸濕,口罩的防護力會減弱;“支架類”產品擴大了口罩與口鼻分離,雖然呼吸更加順暢了,但防護效果卻大打折扣,至於一些“防曬口罩”“薄荷口罩”等品種,絕大多數只能提供普通防護,僅可阻隔飛沫、花粉等顆粒物。

“清涼口罩”其實是個很好的創意,既貼近市場需求,也符合消費者期待,但口罩最基本的作用依然是阻擋病毒、保障健康。對於消費者來説,如果為了追求時尚或清涼而忽略防護,是得不償失的,會給健康帶來風險。

無論商家如何宣傳,消費者一定要挑選正規廠家的口罩,產品要符合醫用口罩標準。市場監管部門要對目前在售的所謂“清涼口罩”類產品進行質量檢驗和把關,對那些沒有實際效用,甚至沒有基礎防護作用,不符合相關標準的產品,要堅決予以下架,並提醒消費者正確選擇、理性購買。對於電商平台來説,上架“清涼口罩”類產品時,一定要查看生產許可證,並審核其描述的防護功能。

口罩如果“防護”和“舒適”不能兼備,廣大市民選購時首先還是要以“防護”為主。特別是在炎炎夏日,佩戴者發現口罩被汗水浸濕後,更要及時更換。每個人都應從科學規範佩戴口罩開始,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方翔/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35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快評|口罩“涼”了,小心防護也“弱”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