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國慶前夕,

  一女子收到了21份請帖的故事

  引發網友們強烈共鳴。

  動輒三五百的份子錢,

  使請帖成為當之無愧的“紅色炸彈”。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給,炸彈。”

  隨後“年輕人互約結婚不隨份子錢”衝上熱搜,

  得到了許多網友的正面反饋。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01

  NEWS

  份子錢,真的隨不起   

  天下苦份子錢久矣!

  “互約不隨份子”能夠一呼百應,

  背後是無數年輕人被榨乾的錢包和假期。

  早在幾十年前,

  老舍就在《正紅旗下》寫道:

  “這些婚喪大典既是那麼重要,

  親友家辦事而我們缺禮,

  便是大逆不道。”

  即使發愁作難,

  份子也不能不隨。

  畢竟,

  “不去給親友們行禮等於自絕於親友。”

  如今,這些“不得不應酬的應酬”,

  已經給部分年輕人帶來沉重的負擔。

  一邊是經濟發展,

  各地份子錢水漲船高;

  一邊是人情推拉,

  情分、臉面等考量層層加碼。

  打工人們面對動輒成百上千的份子錢,

  痛呼“心疼錢包”之餘,

  依舊要在黃金週,

  “輾轉婚宴之間,掏錢千里之外”。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份子錢“通貨膨脹”本身並不是問題。

  人情利益鏈條斷裂,

  份子錢“只往不來”才是其痛點所在。

  對於無意婚姻的人來説,

  一筆筆支出的婚禮禮金,

  分明是痛宰“單身狗”的“單身税”。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對於至親好友,

  人們往往願意慷慨相助。

  可對於關係不好,

  甚至沒啥關係的人,

  “份子錢”就成了一種無效的付費社交,

  讓人尷尬又肉痛,花錢買不痛快。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在份子錢大行其道的當下,

  有人甚至做起了“份子錢生意”。

  有的是明碼標價、賬目清晰,

  賺的是厚來薄往的差價。

  有的是“失聯”多年,不鳴則已,

  一鳴則把所剩無幾的情分一次性兑現,

  做的是一錘子買賣。

  有的是所謂“領導”,

  仗勢請人、巧立名目,

  乾的是“劫貧濟富”的無本買賣。

  一輪輪的收割下,

  “份子人”們表示:真的隨不動了。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02

  NEWS

  湊份子背後的人情買賣

  隨份子,

  在民間還有湊份子、搭份子的説法。

  隨、湊、搭,

  這些字放在一起,

  總有種被裹挾着、勉為其難的味道。

  作為一種社會風俗,

  “湊份子”最初確實有特定的作用。

  一説“湊份子”始於明代的“鄉飲酒禮”制度,

  在人們普遍不富裕、一家一户難以承擔婚喪支出的情況下,

  親朋好友“湊錢辦大事”,

  事實上成為民間自發的互助眾籌。

  但隨着經濟發展,

  “湊份子”的物質基礎被動搖。

  大多人“湊份子”並非基於“湊錢”的必要,

  而是礙於面子、人情,

  花錢“湊熱鬧”,甚至“湊趣”。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從互做人情到互不隨禮,

  年輕人共識變化的背後是社會環境的改變。

  北京大學公益講座創始人郭梓林提出,

  在市場經濟的當下,人口流動、社交範圍擴大,

  不同於過去的熟人社會,

  在陌生人社會,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需要用份子錢來維繫。

  給或不給份子錢,要看“性價比”。

  對於“以後不知道在哪”的人,

  有的網友瀟灑地表示:不給、不去、拉黑。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也有人認為,

  在正常場景下,隨份子其實很“高效”。

  當老朋友因現實逐漸疏遠,

  聊天缺乏共同話題,送禮不知對方喜好時,

  隨份子就是最便捷的祝福。

  最擰巴的情況,

  往往處在交情不好不壞、關係不遠不近的模糊地帶當中,

  既放不下前期投入的維護成本,

  又捨不得“數不配位”的份子錢。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

  過去的人際世故太複雜、糾結,

  有些年輕人選擇開誠佈公地約定,

  簡單直接地“不隨份子”,

  試圖打造輕便化的新型人情關係。

  03

  NEWS

  一起不給份子錢

  就不用給份子錢 

  在過去,人們對份子錢諱莫如深。

  不給份子錢,

  或直接和對方説不給份子錢,

  往往擔心被人説“不講人情”、“小氣”,

  需要承擔極高的社交風險,

  付出大量的溝通成本。

  如今,朋友之間基於對彼此的情誼和信賴,

  敢於把錢和感情的事,攤開來説,

  這正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年輕人互相約定不給份子錢,

  讓情感表達直奔主題、減輕負擔,

  堪稱隨份子界的“因情稱禮”。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錢的事一旦扯上人情,就是一筆糊塗賬。

  如果非要用份子錢標價友情,

  用奢侈品標價愛情,

  “禮輕情意重”的祝福,

  就會變成“輕情重禮金”的算計。

  不隨份子,其實是一件輕鬆又雙贏的好事。

  有些年輕人經濟負擔重、

  更重視祝福的情感本質,

  互相約定不隨份子,

  往往能乾脆利落、賓主盡歡。

  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感情篩選機制。

  真正的朋友,

  隨不隨份子,都無所謂;

  而用金錢關係維持的塑料“朋友”,

  是否值得繼續往來,

  也可多加判斷。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在“物質情誼”領域,

  有人嚮往互不相欠的輕鬆,

  就有人認同禮尚往來的羈絆。

  正如歌詞“讓我們互相虧欠,要不然憑何懷念?”

  人和人相處模式不盡相同。

  想隨份子的,就大大方方地給。

  不想隨份子的,也可以明確表態。

  只要人們還在人情往來,

  “隨份子”就是社交剛需。

  但年輕人約定“不隨份子”這件事情,

  隨着人們的討論、思考和實踐,

  會變成一股移風易俗的力量。

  當約定的人愈多,

  “不隨份子”就會變成更大範圍的共識,

  隨份子不再是請柬的“默認選項”和“潛台詞”。

  到時,新的“約定俗成”就會形成。

  參加婚禮,

  有份子錢,自然好;

  沒有,也不損害雙方情誼。

  畢竟,

  親友發來的是一封婚禮請柬,

  不是“隨份子合同”。

  黃金週,你打算隨多少份子錢?

  評論區聊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4 字。

轉載請註明: 黃金週,如何擺脱“份子錢不自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