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對印度訪問的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在印度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稱,“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思考已經非常清晰,那就是我們不會要求世界其他國家在中美兩國之間選邊站,但我們確實要求這場競爭必須是在公平的環境下進行,我們已經準備好和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
據印度媒體報道稱,舍曼在與印度外交秘書斯林格拉進行了高階會談,並在美印工商理事會上稱,“我們想告訴中國,經濟脅迫其他國家並不是建立世界經濟安全和全球繁榮的有效途徑”,我認為在中國企圖損害我們和我們的盟友利益之前,我國和印度的利益是一致的,也是志同道合的親密夥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印太”戰略構想出台後,美印雙方戰略深度融合,雙方互動關係發展呈現新態勢。美國反覆提及印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給印度精英層反華意識形態上“煽風點火”,就是因為雙方制衡中國的意圖不謀而合。
近年來,莫迪開啓第二任期以後,印度從一開始對美國“半信半疑”,到如今成為“四國安全協議”的主力軍。自2016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將印度視為其在印太地區的“天然盟友”和“印太”戰略的關鍵支點,宣稱美印之間是志同道合的戰略合作關係,美國的“印太”戰略和印度的“東進”政策存在交集,那就是共同遏制和包圍中國,“有了共同的敵人,就是朋友”,實際上,美國企圖拉攏印度的根本目的就是制衡中國不斷提升的地區和國際影響力,美國提出“對華競爭”不過是其“對華遏制”的障眼法。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最近兩屆政府試圖打造一個以印度為“亞歐大陸南部戰略支點”,來圍堵和遏制中國的多層次網絡狀的印太安全體系,認為印度是其構建對華地緣包圍圈的重要一環,結合中國正東方向的日本,東南方向的澳大利亞和西南方向的印度,西部方向的英國,美國完成了一個圍繞中國周邊的圍堵體系,當前,美國所有的對華戰略佈局都是圍繞上述這些國家展開的,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訪問印度再次強調對華競爭關係,就是讓印度保持對華“高壓態勢”,企圖讓中國“四處受敵”,“首尾難顧”。
對此,10月6日中美蘇黎世會議中,我方已經明確向美方反饋:中方反對美方任何形式的所謂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因為這是美方強加給中美之間國家間關係的一個定義,中方不承認這種單方面的定義,也不會陷入美方將中美關係分為合作、對抗和競爭的“三分法套路”,美國不能和中國利益相吻合的時候,就想着合作,不相吻合甚至相沖突的時候,就聯合周邊國家和中國搞對抗,或者拿競爭來掩護自己搞反華小動作。中美關係不是美國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美國沒有指揮和控制中美關係走向的唯一選擇權,我們奉勸美國趁早收起自己那副霸權主義嘴臉,調整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扭曲心態,回到中美合作的正確道路上來,靠招收印度這樣的“小弟”,想“羣毆”中國,只能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