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武器出口的迅速增長不僅有明顯的機會主義色彩,韓國軍工企業也嚴重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心技術。
很少有人想到,當歐洲國家開始從亞洲國家採購大批先進武器裝備時,居然是韓國搶了先。
誓言打造北約歐洲成員國中最強陸軍的波蘭宣佈與韓國簽訂軍火大單,包括近千輛主戰坦克和數百門自行火炮,已令世界側目。新一代宙斯盾驅逐艦下水、繼美中俄之後完成隱身戰機試飛,更讓韓國軍工一時間看似風頭無兩。
那麼,韓國軍工緣何崛起?或者説,韓國軍工真的崛起了嗎?
簽訂百億美元合同
波蘭國防部上月底宣佈將與韓國簽訂鉅額軍購訂單,包括980輛K2主戰坦克、48架FA-50輕型戰機和648門K9自行榴彈炮。這項採購已獲波蘭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布瓦什恰克批准,具體金額雖未披露,但消息人士稱將在140億美元以上。
由於歐洲軍火市場近年來基本被美國以及法德等本土工業強國所主導,這筆交易不僅震撼了歐洲多國,也令韓國欣喜若狂,甚至有些受寵若驚。韓國退役陸軍中將全仁釩稱,這是“韓國曆史上最大一筆軍售訂單”。韓國輿論認為,這象徵着韓國製造所獲得的認可已達到新高度,將為試圖在歐洲站穩腳跟的韓國企業帶去光明的前景。
這並非韓國軍工企業7月唯一的收穫。在海上裝備領域,韓國新一代宙斯盾驅逐艦“正祖大王”號7月28日舉行下水儀式,總統尹錫悦攜夫人親自出席。
正祖大王”號舉行下水儀式。 圖源:Newsofmax
據韓國防衞事業廳消息,“正祖大王”號艦體長170米,寬21米,標準排水量達8200噸,計劃於2024年末交付韓國海軍,韓媒稱其有望問鼎“亞洲第一驅逐艦”。
雖然“正祖大王”號的噸位和體積較前代艦艇更大,但隱身性能得到加強。該艦裝備了新式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並計劃配備遠程防空導彈,提高了對彈道導彈的探測、追蹤及攔截能力,此外還配備了尖端綜合聲吶系統和遠程反潛魚雷,提高了搜潛和反潛能力。
在航空領域,韓國KF-21“獵鷹”隱身戰機7月19日成功完成首飛。韓媒異常興奮,自比全球第八個能夠研製超音速戰機的國家,更是全球繼美中俄三國之後第四個能研製隱身戰機的“航空強國”。
實際上,KF-21戰機當天僅試飛半個小時,連起落架都沒有收回,速度更沒有突破音速,但韓國官方仍稱之為韓國航空技術和高科技強軍的新飛躍。
韓媒報道,KF-21今後4年將通過2200次試飛評測各種性能,驗證作戰能力。若順利通過試飛和驗證階段,該機型將從2026年起投入量產,至2032年部署120架,以取代老舊的美製F-4和F-5戰機。
軍工企業蓄力多年
在取得上述令人矚目的成就之前,韓國軍工企業已經蓄力多年。據韓國7月發佈的《防衞產業特性與出口戰略》報告,2017至2021年韓國武器出口增幅達176.8%,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場的佔有率從2012至2016年的1%增至2.8%,首次躋身全球前十,排名第八。
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尤其是在集政治、經濟和科技要素於一體的軍工領域。韓國如何從一個純武器進口國,成長為一個能從國際軍火市場分一大杯羹的國家?
最重要的一點是,韓國不缺成為軍事強國的雄心,併為發展軍工製造業制定了長期規劃。建國之初,韓國工業基礎薄弱,軍事工業基本為零,幾乎完全依賴美國。朴正熙政府上台後,制定了以進口替代戰略發展國民經濟,開始籌建兵工廠,並通過成立國防開發局、頒佈《軍需法》、增設“防衞税”,為軍工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法律和資金支持。
起初,韓國只能生產和維修獲美國授權的步槍、巡邏艇等簡易武器裝備。但隨着“漢江奇蹟”的出現,韓國到上世紀80年代已形成較為齊全的軍工體系,能自行組裝或生產火炮、坦克、軍艦、直升機等大型裝備,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
韓國經濟創下的“漢江奇蹟”是軍工業快速發展的基礎。 圖源:Newspim
下一階段“從有到優”的挑戰更為艱鉅:首先,美國允許韓國擁有一定的軍事工業,但不樂見其威脅到本國的先進地位;其次,隨着上世紀90年代新軍事革命方興未艾,軍事工業升級和高技術裝備研發的成本大幅增加。
對此,韓國除進一步整合國防科技研發體系,注重發揮三星、現代、LG和SK四大財團的規模優勢外,不斷利用左右逢源的政治空間,充分運用“拿來主義”,通過大量吸收引進和聯合研發來實現技術和經驗的逐步積累,並利用合作對象的銷售渠道拓寬市場。
一方面,韓國在堅持韓美同盟關係的同時,注重與周邊大國保持友好合作關係,從多方吸收引進先進技術。例如,韓國利用俄羅斯獨立之初經濟困難的時機,讓俄羅斯被迫同意以T-80U型主戰坦克等武器裝備來抵債。T-80U是蘇聯自行裝備的最先進坦克,對於當時剛剛摸到生產坦克門檻、傳動和懸吊系統技術非常薄弱的韓國來説,價值難以估量。
另一方面,韓國充分發揮自身在系統設計和整合上的優勢,廣泛採用聯合研發形式來獲取別國的先進技術或零部件,既降低研發成本和風險,又方便打開銷售渠道。例如,韓國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孫元一”級常規潛艇,基本照搬德國214型潛艇;韓國從美國全套採購F-16戰機生產線後,實現了78%零部件國產化,給後來T-50高級教練機的研發和出口積累了經驗。
仍需夯實科研根基
得益於步步積累,韓國2021年武器出口超過7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拿下波蘭的百億美元級軍購大單後,韓國在武器出口榜單上的排名還會再進一步。但是,若就此認為韓國已經是一流軍工強國,也着實太早了些。
第一,韓國武器出口的迅速增長不僅有明顯的機會主義色彩,還與其銷售方式緊密相關。波蘭與韓國簽訂軍火大單,其實更多是波蘭緊急填補武器庫的權宜之計。
此次波韓交易中最受矚目的是近千輛K2主戰坦克。據俄媒消息,波蘭迄今對烏克蘭援助了200多輛主戰T-72坦克和數十輛步兵戰車,本國武器庫亟待補充。但環顧全球,波蘭的選擇非常有限——7月15日,波蘭剛宣佈從美國購買250輛最先進版本的M1A2 SEP3主戰坦克,並約定2023年初開始交貨。這個速度已經不慢,但波蘭又在7月18日宣佈增購116輛被美軍封存在倉庫的二手M1A2主戰坦克,心急火燎可見一斑。同時,德法等國的同代主戰坦克生產線已關停多年,除中俄外的其他國家又基本不具備生產先進主戰坦克的能力,因此,直接採納眾多德國核心技術的K2主戰坦克才進入波蘭的視野。
儘管K2主戰坦克的性能從紙面上看足以躍居世界一流,但在關鍵的系統與部件裏,除懸吊系統是自產以外,火力系統、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等都直接自德國進口。波蘭出於對德國產品的信心,進而增加了對K2的信心。同時由於德國坦克技術早已迎合了北約標準,K2可以通用北約標準的武器彈藥,大大減輕了波蘭的後勤保養成本。
K2主戰坦克。 圖源:defenceview
韓國在爭取訂單時,還往往允諾轉移技術專利和生產線,此次與波蘭的合作就祭出這一招。此外,韓國出口的武器裝備雖普遍採用歐美價格不菲的技術及零部件,卻總是傾向於薄利多銷的方式。就拿訂單中的648門K9自行榴彈炮來説,這款在海外最受歡迎的韓國武器採納了美英德三國技術,但其售價遠低於其他軍工強國的同類產品。
第二,韓國軍工企業嚴重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心技術,這也是其相較於一流軍工強國最為致命的缺點。韓國的先進裝備雖然不斷推出,但只要剖開來看,往往是“韓國裝配,萬國製造”。何況,有些最先進的技術,韓國即便索求,美國也拒絕提供。
比如KF-21“獵鷹”隱身戰機的成功試飛雖然耀眼,但各國軍迷有個相同的感受——與美國F-22隱身戰機太像了。實際上,只要不是從機尾看,KF-21幾乎就是一個縮小版的F-22。而為什麼機尾不像呢?因為美國僅同意提供通用電氣的F414發動機,這是已服役多年的F-18E/F戰機才用的發動機,遠遜於美製F-35隱身戰機的動力系統。
受制於此,KF-21雖然號稱是與中美俄三國頂尖戰機相提並論的四代機,其實名不副實。四代機的標配之一是超音速巡航,但KF-21根本無法滿足,其推重比不僅遠遜於真正的四代機,甚至連F-18E/F這類三代機都比不上。此外,由於美國拒絕提供最先進的無附面層隔道(DSI)進氣道技術,韓國只得使用落後一代的加萊特進氣道,使戰機隱身性大打折扣。KF-21的隱身性雖然大幅優於韓軍現役的KF-16和KF-15戰機,但勢必遜色於F-35和中國的殲-20等四代機。
諸如大型風洞一類的先進昂貴的研究設施仍是韓國所缺乏的。 圖源:GJ
這也很好理解,假如美國把最先進的技術提供給韓國,那F-35戰機又賣給誰呢?類似情況在韓美之間數不勝數,而韓國的反應是通過買更多F-35來抱緊美國的大腿,以換取美國的安全保障和技術援助。可問題是,當韓國的錢包終於掏到美國滿意了,更新的技術又問世了。
説到底,韓國之所以處處受制於美國,還是基礎研究和自主研發能力嚴重不足。就像韓國能夠設計組裝KF-21戰機,卻不會設計製造最先進的發動機——這需要先進的大型風洞為前提,是真正的軍工強國的標配。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艾舟
編輯 深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