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連歷史 老橋深處有詩意

有橋的地方就有詩意,現代詩人卞之琳《斷章》裏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便生動地註解了橋帶來的詩意。

作為“天府之國”首府,成都水系發達,也誕生了一座座橋樑。這些橋樑不僅勾連着老成都人的生活交通,還滋潤着人們的詩情,孕育着成都獨特的文化。12月9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一場詩意盛宴流動全城。踏歌前行,我們走進老成都人記憶中的駟馬橋、安順橋、送仙橋,感受老橋深處的詩意古韻。從駟馬橋,司馬相如北上遠赴長安,以《子虛賦》《上林賦》圈粉帝王,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從安順橋處,文學巨匠巴金登船沿江東下,從此在文學世界乘風破浪;而和神話傳説緊密相關的送仙橋、望仙橋等,更是成為如今成都人的文化地標,這裏不僅有着古玩市場,還有杜甫草堂等詩意的文化熱門打卡地。

駟馬橋 司馬相如的逐夢起點

“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千百年前,唐朝邊塞詩人岑參寫下一首懷念司馬相如的詩篇《昇仙橋》,文中提到今天成都人所熟悉的駟馬橋。

駟馬橋和司馬相如有着怎麼樣的聯繫?作為西漢著名辭賦家,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上林賦》為漢武帝看重,用為郎,曾出使西南,後為孝文園令。這位風流才子憑藉一曲《鳳求凰》演繹出一段愛情千古絕唱,至今仍為民間樂道。

而駟馬橋,因司馬相如經此地出發前往長安入仕而得名。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介紹,司馬相如北上初入長安,胸懷大志。當時出成都北門向北走的大道必須通過昇仙水上的昇仙橋(駟馬橋的前身),橋邊有一個送客觀,面對着為他送行的朋友,司馬相如提筆在送客觀的大門上寫下:“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以表達其遠大志向。因此,司馬相如在西蜀民間也被稱為“出川第一人”。

昇仙水的故道,就是後來的沙河河道。河上的昇仙橋,長期都是成都人出入北門的重要通道。唐代時就已經有人把此橋稱為駟馬橋,晚唐詩人羅隱有一首詩就叫《駟馬橋》。宋代的成都知府京鏜主持重修駟馬橋之後,就根據司馬相如的故事將重修的石橋正式更名為駟馬橋,刻《駟馬橋記》於石碑上。從此以後,這個飽含歷史文化的名字就一直使用到現在。

這座古橋承載着歷史變遷,也收藏着古今詩意。唐代汪遵在《昇仙橋》裏寫下“漢代卿相盡風流,司馬題橋眾又聞。何事不如楊得意,解搜賢哲薦明君”的詩句。南宋詩人陸游在《十一月三日過昇仙橋》中寫道:“早過昇仙不暇炊,橋邊買餅療朝飢。紛紛滿座誰能識,大似新豐獨酌時。”清代有《竹枝詞》寫道:“北走燕京路一條,當年題柱氣沖霄。誰人學得文君婿,駟馬方過駟馬橋。”

這座纏綿於文人筆下的駟馬橋,究竟有着怎樣的面貌?

在成都圖書館《老成都影像館數據庫》裏,可以一探究竟。1939年,日本一位攝影師拍下其倩影:黑白照片裏,一座古石拱橋橫跨碧波上,橋頭古樹婆娑,一排古房林立橋邊。

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古橋卻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袁庭棟説,著名的駟馬橋一直保存到近代。1951年修築成渝鐵路時,這裏是鐵路線的必經之地,於是原有河道被改道,磚石結構的駟馬橋被拆毀,而在改道的沙河上新修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的平交橋。1981年地名普查時,仍然定名為駟馬橋,後來又把與成渝鐵路南側平行的向東通往八里莊的大街正式命名為駟馬橋路,把與成渝鐵路交叉向北通往昭覺寺的大街正式命名為駟馬橋街。

新中國成立以來,駟馬橋所在的駟馬橋街道片區歷經了從農田、“工人小區”再到文商中心的轉變。如今循着司馬相如的足跡,行走在這一片區,駟馬橋街、駟馬橋路、成渝線等交通線路密織,而那句“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的壯語似乎仍然飄揚其間。

安順橋 巴金從這裏出發掀起文學巨浪

舊時,距復興橋(今新南門大橋處)下游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古橋叫安順橋。這個位置在古代既是橋樑,又是碼頭,曾經是一個熱鬧的場所。1923年,一位成都青年在這裏別家登船,沿江東下經樂山、宜賓、瀘州、重慶,出夔門,過三峽而去上海,再到法國。

讓這位青年未料到的是,這次起於安順橋的遠行,開啓了自己以筆為武器縱橫文壇的大門,並掀起中國文壇的狂浪。他,就是文學巨匠巴金。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寫作背景,就源於從小在那裏成長的成都名宅李家公館,其傳達出的精神曾激勵無數熱血青年追求真理。

巴金遠行起點的安順橋,原名長虹橋,最早的建橋時間已經無從知曉。據史料記載,它被命名為安順橋和最後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由當時的華陽縣令安洪德主持重修。安順橋是一座七洞木質廊橋,長20丈,寬1丈,橋上架有風雨長廊,“在當時應當算是比較大的橋樑,就橋洞數量看,在成都城區僅次於九眼橋,與萬里橋相當,在木橋中居第一。”袁庭棟説。

如今,在《老成都影像館數據庫》裏,人們可以看見1917年美國攝影師拍下的一張安順橋場景圖。寬闊河面上,廊橋卧波。橋面和牌坊飛檐翹角,曲欄迴廊。在袁庭棟看來,廊橋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觸摸當地人生活的一種方式。當時橋上的情景與今天都江堰市的南橋頗為相似,有不少賣涼粉、豆花、倒糖人、捏麪人的小攤。人們在這裏歇息,也在這裏娛樂。不過,到了民國時期,廊橋逐步垮塌,只剩下橋面和簡單的扶手。

安順橋北,過去曾經有大佛寺與觀音堂兩個寺廟。大佛寺建於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清康熙重建。據民國《華陽縣誌》卷三十所載:“寺有明代鐵鑄大佛,高二丈餘,闊半之,衣褲間俱鑄以小佛,凡千數,故以為名。”袁庭棟介紹,這種有一千多個小佛的鐵鑄大佛目前在全國均無記載,應當是成都古代能工巧匠的一項傑作,雖然目前已經不復得見,但是也應當記上一筆。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安順橋是錦江上最重要的碼頭之一。舊時成都為便於收集農田所用肥料,在東門大橋至九眼橋的錦江兩岸,修建有不少糞塘子以及供船轉運的“糞碼頭”,安順橋碼頭便是其中之一,一度“臭名遠揚”。

這座名為“安順”的橋樑,命運卻似乎並不安順。1947年,久未維修的木橋完全被洪水沖毀,當時未能再建。新中國成立以後曾經兩次修復,1981年的大洪水中,此橋再次垮塌。現在的安順橋是在1983年新建的,位置較之老橋向下遊略有移動,所以命名為“新安橋”,但是人們仍然是按過去的習慣稱它為安順橋。

送仙橋 比鄰杜甫草堂的文化地標

在清水河和磨底河匯流之處有一座送仙橋,位於著名的道教宮觀青羊宮附近。相傳農曆的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的生日,所以過去每年的這一天,青羊宮都要辦廟會,相當熱鬧。在傳説中,不僅百姓要來趕廟會,天上的神仙也要來趕廟會,而且是從東邊來,到西邊去。於是,人們就把東邊的小橋叫作遇仙橋,也叫迎仙橋,西邊的小橋叫作送仙橋。過去,兩座橋都是拱橋。由於城市發展需要,1987年重建了遇仙橋與送仙橋,將其改為平橋,在橋頭上分別刻有“遇仙橋”和“送仙橋”三個大字(按照《四川省成都市地名錄》的正名,“遇仙橋”的正式名稱應當是迎仙橋)。

袁庭棟説,除了遇仙橋與送仙橋,這裏原來還有一座望仙橋,表示是站在旁邊眺望仙人到來之處,位置就在今天百花潭大橋的上游,與青羊橫街相接,和送仙橋與遇仙橋呈“品”字形排列。不過,遺憾的是,一環路擴建時,在這裏修建了寬闊的百花潭大橋,就把這座與百花潭大橋相鄰的望仙橋拆除了。此後,市政部門為了打造浣花風景區,也為了方便人們的往來,又在望仙橋的原址修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的五孔拱形大橋,重新把青羊橫街與望仙場街連接起來,名字仍然叫望仙橋。

在《老成都影像館數據庫》裏,可以從青羊宮花會老照片裏一覽送仙橋、遇仙橋周邊景物,同時,還有一張如今很難見到的遇仙橋側西郊河岸的雙孝祠牌坊。這裏就是西門人曾經趕花會的下馬停車處。

由於與杜甫草堂為鄰,送仙橋長期是文化人遊憩之地。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形成西南地區最大的文物古玩書畫工藝品市場。1999年,這裏修建了古玩藝術城,匯聚商家上千,其交易額在全國十大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中名列第二。至今,這裏仍然是成都人“淘寶”的好去處。民俗作家馮水木生前寫道:“1999年秋,4位日本老太太來成都旅遊,她們慕名來到送仙橋淘寶貝,其中兩位還想在這裏為新婚的兒子挑選龍鳳靠墊和蜀錦織,靠墊價格不菲,但她們樂呵呵地買了四五套,樣子很是滿足。”

送仙橋位於清水河和磨底河的匯流之處,清水河在此以上的一段曾經分為兩支以後又重新匯合,其中從草堂之側流過的一支又叫浣花溪,應當是詩聖杜甫昔年流連吟詠之所。近年來,成都市將送仙橋西南方的一大片地區建造為開放型城市森林公園——浣花溪公園,北鄰杜甫草堂,東鄰四川博物院,在一片自然風光中,修建了長達388米、建有25位詩人雕塑的詩歌大道,是成都市打造詩歌文化城的重要舉措之一。“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如今比鄰送仙橋的浣花溪公園生態優美,飛鳥密集,行走期間,宛如走到杜甫《卜居》的詩中世界。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邊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5 字。

轉載請註明: 勾連歷史 老橋深處有詩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