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柳玉鵬】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宣佈的疫苗合作計劃,令全球圍繞疫苗的博弈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該計劃被廣泛認為是在中國疫苗受到世界眾多國家歡迎的背景下,美國為“對抗中國影響力”而發起的行動。中國積極推進國內疫苗接種的同時,向許多國家提供了疫苗援助或進行疫苗出口。然而,一些對世界並沒有什麼貢獻,甚至自私自利爭搶、囤積疫苗的西方國家的媒體,卻不時對中國進行挑刺、抹黑。美國顯然帶了個壞頭。雖然美日印澳對疫苗合作計劃很高調,但對潛在需求國來説,這更像是畫餅充飢。眼下美國甚至連囤積的未經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拒絕向歐洲盟友出口,還能指望它真心誠意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嗎?“美國優先2.0”,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4日以此為題稱,在疫苗問題上拜登就像特朗普一樣,還是堅持“美國優先”。
中國:積極向世界提供幫助
中國的疫苗接種工作進展順利。以北京市為例,截至14日9時30分,北京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000萬劑,累計接種666萬人,其中334萬人完成兩劑接種。
與此同時,中國也積極向世界提供幫助,踐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承諾。中國援助吉布提新冠疫苗啓運、首批中國援助的10萬劑新冠疫苗運抵加蓬、墨西哥從中國獲得百萬劑疫苗……僅上週末,類似的消息就有多條。法國《巴黎人報》13日稱,很多非洲國家大量訂購了中國疫苗。前往機場接機的加蓬總理奧蘇卡表示,她本人也會接種中國疫苗。路透社報道稱,墨西哥外交部13日宣佈收到中國科興公司100萬劑新冠疫苗。墨西哥外長早些時候表示,墨西哥將增加購買中國疫苗以彌補缺口,將請中國再提供2200萬劑疫苗。
中國疫苗在世界大受歡迎,一些西方媒體卻始終無法擺正心態。英國天空電視台再次拿所謂“疫苗外交”進行炒作。報道援引所謂專家的話挑撥稱,中國的“疫苗偏好有可能破壞全球抗擊疫情的努力”,批評人士指責中國有選擇地向一些國家捐贈疫苗,以獲取政治影響力。
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日前宣佈,為有序恢復中外人員往來,自2021年3月15日起,將對已經接種中國生產的新冠肺炎疫苗,並持疫苗接種證明材料的部分簽證申請人提供便利。該消息卻被《紐約時報》炒作為“中國加大在國際疫苗競賽的力度”。該報另一篇文章稱,中國在利用疫苗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當拜登政府計劃採取戰略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時,北京正在通過向幾個大洲的幾十個國家運送疫苗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對於類似“疫苗外交”的炒作,中方已經多次予以批駁,但一些西方人士就是不願放棄狹隘偏見,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酸葡萄”心理。據彭博社報道,針對國際奧委會向中國購買疫苗的計劃引來人權活動人士批評,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12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此事關乎人的安全和健康,不應摻入“疫苗在哪兒生產或發明”的問題。“唯一重要的問題是:疫苗是否有效並且沒有任何副作用?”13日,在巴林訪問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接受媒體採訪,在被問到如何看待中國疫苗不在歐盟3月計劃推出的“疫苗護照”認可範圍內時,武契奇表示,如果歐盟作出這樣的決定,只能説太不合理了。塞爾維亞會向所有接種了中國疫苗的人士敞開大門。
美國:自私自利,拒絕出口
對中國疫苗受到眾多國家歡迎最不安的或許是美國。在上週五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首次領導人視頻峯會上,四國達成一致,將集合資金、生產和分銷能力,支持印度疫苗製造商到2022年底生產至少10億劑新冠疫苗,以提供給東南亞、太平洋島國及印度洋國家等。輿論紛紛將其解讀為“對抗中國”。法新社14日稱,出於對中國影響力日益增長的擔憂,美國總統拜登誓言重振聯盟。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稱,該計劃是一項“大規模的共同承諾”,並表示東南亞將是接種疫苗的優先地區。
儘管美國很高調,但該做法恰恰印證了它的自私。《紐約時報》稱,在向有需要的國家捐贈多餘疫苗的巨大壓力下,拜登採取行動,以另一種方式解決全球疫苗短缺問題。這種應對方式不會在未來幾個月冒着因出口疫苗而引發國內政治反彈的風險,因為美國人要求注射疫苗。文章稱,拜登正面臨着全球健康倡導人士對他囤積疫苗的指控。拜登堅持美國人優先,迄今為止拒絕作出任何具體承諾。
“美國不打算與其他國家分享疫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3日稱,政府官員表示,美國沒有計劃與其他國家分享阿斯利康疫苗庫存,儘管歐盟和其他國家表示,他們可以立即使用這些疫苗,而美國還在等待進一步的數據來批准該疫苗。即使沒有阿斯利康疫苗,美國也已與輝瑞、莫德納和強生等公司簽訂了足夠的疫苗合同。一些國際組織批評美國壟斷全球疫苗供應,把控有限的生產能力和原料。阿斯利康公司據報也勸説白宮考慮向歐盟提供其疫苗。但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説:“我們要確保我們有最大的靈活性,確保我們供大於求,過量準備……我們國家每天仍有1400人死亡,我們需要集中精力解決這個問題。”
自拜登上任以來,歐美處於“蜜月期”。不過,因為美國囤積疫苗,德國主流媒體打破禁忌,猛批美國政府。“美國優先2.0”,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4日以此為題評論説,美國不想向歐盟出口疫苗,這是拜登政府倡導的全球合作嗎?這更讓人想到疫苗民族主義。《華盛頓郵報》13日稱,歐盟批准向其他國家出口數百萬劑疫苗,包括美國的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而拜登政府卻禁止向鄰國和歐盟出口疫苗,歐洲對此日益不滿。
歐洲:接種緩慢,疫情反彈
“本國優先”確實讓美國的疫苗接種快速進行。截至上週五,美國已接種超過1億劑新冠疫苗。這也讓美國媒體有了“驕傲”的資本。《華盛頓郵報》13日以“拜登承諾在夏天普及疫苗接種,這讓行動緩慢的歐洲更受挫折”為題稱,過去一年,歐洲人對美國應對疫情大流行的舉措一點也不羨慕。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開始改變。美國的疫苗接種與大西洋彼岸緩慢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在法國,只有約6.4%的人口接種了第一針疫苗。
德國、意大利的疫苗接種比例也差不多。供應不足、接種緩慢之際,歐洲又遇到新的麻煩。由於擔心阿斯利康疫苗可能導致接種者體內出現“血凝”問題,意大利、丹麥、挪威等多個國家紛紛宣佈暫停接種該疫苗。14日,愛爾蘭也宣佈暫停阿斯利康疫苗的接種工作。
接種緩慢的情況下,歐洲多國又迎來疫情反彈。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法國13日通報過去24小時內有29759人確診,174人死亡。目前法國需要重症監護的感染者超過4000人,這是去年11月26日來新冠肺炎重症住院者首次超過4000人。意大利超過一半地區,包括其首都羅馬和金融中心米蘭,將從15日開始加強對商業和出行的限制。意大利政府上週五表示,即將到來的復活節週末期間,意大利將時隔一年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鎖。在德國,羅伯特·科赫傳染病研究所表示,該國已迎來第三波疫情。
責任編輯:鮑一凡_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