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也是我國《反家暴法》實施後的第五個反家暴日。聯合國婦女署發起“反暴力十六日”行動,號召人們採取行動消除性別暴力,提高人們對於女性的尊重,傳遞支持與温暖。
與身體暴力相比,基於性別的日常語言暴力傷害性也不小。“快40了還沒嫁出去,多失敗”……近幾天,一條短片刷屏社交平台。這份最新推出的《反社交語言暴力指南》,列舉了那些體現性別刻板印象的語言:“女孩不要太強勢,男人不會喜歡的”“女人過了25歲就走下坡路了,你都30了還挑什麼挑?”“男孩子要陽剛起來,不要像個女孩子一樣做事情”……
説這些語言“隱含”性別歧視是因為:與人們平時遇到的那些經常以女性為指稱對象的“三字經”“國罵”相比,這些説法不那麼粗鄙、直露,但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極其普遍,大家耳熟能詳,不假思索張口即來。
未經訓練和審視,不一定能夠警覺這些詞句中藴含的性別歧視和傷害力道。女人25歲“走下坡路”,26歲成“剩女”,把女性的人生價值等同於嫁人生子(女)。事業上的成功無法成就一個女人,家庭事業無法“一肩挑”不能成全一個“完整”的女人,這些觀念在我們的社會中何其普遍。把女性的人生角色和抱負,緊縮於家庭和私人領域,這是封建時代、前現代社會的思想遺存。
語言為什麼重要?因為人們透過語言思考,或者説,人們通過語言認識世界,語言這一工具本身塑造了我們的認知、思維和價值觀,在性別的問題上尤其如此。在語言的浸染和薰陶下,我們對文化中的男尊女卑觀念習以為常。舉個例子,漢語形容偉大人物,説英“雄”而不説英“雌”。那麼這個詞,實質上默認為男性專指(否則也不會有“女英雄”的説法)。又比如,“上陣父子兵”--這個時代,那麼多女性在國防戰線作出傑出貢獻,可是在許多場合使用的語言中依然沒有她們的位置。
這麼説,好像有點動輒得咎、矯枉過正。我也不是要做詞語警察--唯有意識到在語言中張口即錯的“事實”,我們才能逐步克服性別盲區,培養語言敏感,反思人際交流時,我們可能給別人帶來的壓力甚至傷害。
性別歧視的受害者,並不總是女性,男性也可能成為言語攻擊的對象。娘娘腔、太陰柔、不夠man(男性化)……這樣的説法很常見。而實際上,從傳統上説,中國人對於“陽剛氣質”的認知,是內外兼修、文武雙全,並不以外在的性別氣質來評價一位男性是否有“男人樣”,符合社會對於男性的標準。許多外表陰柔的男人,自有戰場上的驍勇,事業中的承擔,家庭裏的關愛。此外,男性也會遭遇家暴、受到職場性侵害性騷擾。因此,在我國相關法律中,越來越多地使用中性語言,比如用“配偶”來代替“婦女”。消除言語中的性別歧視,男性也會是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交媒體時代,網絡空間常常成為語言暴力的發源、中轉和集散地。稍不留神,什麼主播被罵哭、女孩遭網暴,屢見不鮮。網絡的便利性,第一次讓相隔千里的陌生人之間惡語相向成為可能,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屏幕上的形象,讓出口傷人者感覺不到對方是一個活生生、有温度的生命,有尊嚴有人權,那種打一槍就跑的網絡留言方式,也讓我們意識不到隨便一句話對另外一個人帶來多大壓力。由此,應該歡迎更多類似《反社交語言暴力指南》的出現,性別平等也應該貫徹到網絡構築的人際虛擬世界。
(原題為《警惕語言暴力,網絡空間也要注重性別平等》 作者 麥嘈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