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到生態豐富的“產業森林”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從 “打上海牌”到 “打中華牌”,從“中國組裝“到”中國創造”,從“引進一個項目”到“改造一個行業”,上汽大眾始終與改革同步、與開放同行。
時代見證了上汽大眾如何從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成長為生態豐富的“產業森林”。
改革引領創舉
1978年,真理標準大討論開啓了改革開放風雲激盪的時代,中國汽車工業同樣醖釀着一場變革。
當時,我國轎車工業底子薄、規模小,國內產量最大的“上海牌”轎車年產量不過5000台,僅相當於國外一流車企一天的產能。引入先進的生產方式,勢在必行!
經過深入考察,中方初步選擇德國大眾作為合作伙伴。當時的德國大眾,生產研發水平很高,汽車性能和質量很好,而且願意出資金,願意轉讓技術。最終上汽大眾在這場合資經營的嘗試中應運而生。
而當時外形樸實大方的桑塔納獲得了青睞。它不僅適宜作為公務車,又可以作為商務用車和出租車,還是當年的最新車型。
發力“國產化”
1983年4月11日,第一輛“中國組裝”的桑塔納轎車下線。但幾年過去了,桑塔納轎車的國產化率仍然不到4%。如何儘快提高國產化率、確保自主可控,成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當時的上海市領導,指明瞭攻堅方向:國產化布點應堅持依託上海,搞“中華牌”,就是要全國擇優。
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市政府層面成立“支援上海大眾領導小組”和“桑塔納國產化橫向協調辦公室”;企業層面,成立上汽大眾重點零部件供應商、轎車銷售公司及相關維修站、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等成員組成的“國產化共同體”。
當時,全國100多家企業加入到這場“高標準、嚴要求”的攻堅戰之中,包括105家零部件配套企業、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等。
同時,大眾人嚴把質量標準,喊出了“不要瓜菜代”的口號,國產化產品必須100%合格,“降低0.1%都不要”。
1990年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率上升到60.09%。1996年開始,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率達到90%,關鍵零部件如車身、發動機、變速箱三大總成和前後橋總成相繼實現國產化,並在嘉定帶動形成了300多家零部件企業集羣。
突出轉型升級
2001年,隨着中國加入WTO,國外眾多知名汽車製造商開始進入中國,轎車也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
機遇和挑戰面前,上汽大眾突出轉型升級、開啓戰略調整。包括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打造國家級技術中心——上汽大眾技術中心等;拓展市場營銷網絡;擴建一流生產基地,形成了“以安亭為中心、輻射長三角,走向中西部”的佈局。
2008年,上汽大眾朗逸車型成功上市。這款專門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製”的A級車,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款上市5年銷量就超過100萬輛的車型。
擁抱“新四化”
2020年10月27日,上汽大眾首款MEB平台純電動車ID.4 X在位於安亭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正式下線,公司向着“2025年成為電動汽車領先者”的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這座歷時兩年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工廠總投資達170億元,是全球首個專為MEB平台純電動車生產而新建的工廠。工廠內1400多台工業4.0標準機器人,藉助人工智能識別、自學習趨勢預判、機器人視覺系統、人—機器人協作、AR/VR等技術,正在高效有序地生產一台台中大型純電SUV。未來,基於MEB更加靈活的模塊化設計,還將有越來越多不同級別、不同車身形式的純電動汽車,從這座標杆工廠走進千家萬户。
對照碳達峯和碳中和的目標,這個工廠還採用了28項新型環保節能技術,能源、水、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和廢棄物等5項環境指標平均下降了20%。
回望來路,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上汽大眾。上汽大眾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轎車工業發展的軌跡和縮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和成果。
眺望前程,擦亮“上海製造”金字招牌,上汽大眾一直在奮進路上。可以相信,有“智能化+電動化”的雙輪驅動,上汽大眾會始終成為改革開放、合作共贏的時代縮影與成功典範。
欄目主編:李吉 文字編輯:崔家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崔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