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對話大眾汽車 較2020年同比增長約60.7%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愛卡汽車 2021上海車展 原創]

  2021上海車展大眾汽車品牌新聞發佈會期間,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與媒體對話,溝通近期熱度話題,以下為內容實錄。

  媒體一季度,大眾汽車品牌依然是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品牌,今天大眾汽車品牌發佈了一些新車。作為後疫情時代的首年,今年市場競爭可能非常激烈,大眾汽車品牌怎麼看待這一競爭態勢,尤其是在中國品牌發力,電動汽車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第二個問題關於芯片。芯片方面有沒有最新的信息可以跟我們分享?芯片短缺的情況什麼時候會得到緩解,會不會對大眾汽車品牌的生產造成影響?

  馮思翰博士:第一季度,大眾汽車品牌的表現非常好。與2020年一季度相比,我們實現了同比約60.7%的增長,成功抵禦了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影響。與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我們的增長率平均達到了4%。

  我們一直在展望2020年以後的發展,大眾汽車品牌完全可能在中國經濟全面復甦的情況下,實現快速發展。根據第一季度的良好表現,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會鞏固我們的市場地位。大眾汽車品牌今天帶來了6款新車型,而且我們也計劃在今年繼續推出新車型。

  鑑於中國勢不可擋的發展勢頭,我們對於自身的市場表現、對於汽車行業都非常有信心。汽車行業的發展速度幾乎與中國GDP增長速度相當,甚至快於GDP增長速度。市場中出現了整合的趨勢,豪華汽車市場也在不斷增長。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大眾汽車品牌推出了多款ID.車型,包括ID.4和ID.6,今年我們還將有另一款ID.車型與中國消費者見面。接下來,我們還會推出3款新的ID.家族車型,至2023年,一共會有8款ID.家族的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推出。

  我們的目標是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大眾汽車品牌關心的不是競爭本身,而是我們能夠協同發展,這不是僅靠一家企業就可以實現的目標。因此,我們會不斷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共同深耕這個市場,把這個市場共同做大做強。

  充電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我們也與政府緊密合作,推動充電方面的建設。

  關於第二個問題,總體來説,這是疫情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中的一項。所有這些不利條件集中在一起,就可能影響到我們的生產,但我們一直在努力解決問題,將影響降低到最小。也許臨近夏天的時候,我們能夠更清楚的知道二季度受到的影響以及對三季度的預期。

  媒體我有兩個問題想探討一下。第一,大眾汽車品牌首款在中國上市的MEB平台純電車型ID.4X和ID.4CR0ZZ已經在3月下旬於中國上市開始交付了,目前這兩款車銷售情況如何?有沒有達到之前的預期?

  第二,從兩款ID.4上市到現在,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已有的本土品牌,包括五菱、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相比,大眾汽車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在哪裏,有沒有需要補齊的短板?

  馮思翰博士:關於ID.4,大家很快能夠看到銷量情況。目前ID.4的銷量正在快速增長,而且訂單量非常不錯,用户對這款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ID.4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從去年秋季開始我們不斷進行市場推廣,所以在市場上贏得了很好的反響。歡迎大家去試駕這款全新車型,瞭解它,感受它。

  銷售模式上,大眾汽車將採用全新的模式——ID.家族將轉向代理制直銷。對於用户而言,他們可以不用在4S店比價。我們也在一些核心城市,選擇好的地段設立永久的或者臨時性的城市展廳。目前,這項工作正在快速鋪開,對大眾汽車品牌而言是非常不錯的嘗試。加之大眾汽車品牌有着卓越的品質、安全性以及工藝,我們能夠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產能方面,大眾汽車品牌有着突出的優勢,而且我們有着非常強大且廣泛的網絡。ID.4目前的續航里程和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讓我們的更具競爭力。

  今天,我們也揭幕了兩款ID.6車型,它們的具體價格也將在未來公佈。總而言之,ID.6有着一流品質、實現全面互聯、最高可超過580公里的續航里程,價格與傳統燃油車相近。大眾汽車品牌為所有人打造汽車,不僅在技術方面必須絕對領先,還必須確保經濟適中的價格,同時,售後服務也是促使消費者決策的關鍵因素之一。

  現在已經有ID.4和ID.6,我們將繼續為中國消費者帶來豐富的ID.家族車型。ID.3今年也會登陸中國,這是一款兩廂車。我們希望一起把新能源汽車市場做大,而不是僅僅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

  媒體新能源市場方面,中國品牌目前都在聯合大科技公司推出新車型,大眾汽車品牌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規劃?

  第二,在智能化新能源領域有一個趨勢:前五名車企的用户都可以叫得出車企老大的名字,這可能歸功於它們都建立了自己的APP並開展了車主營銷。大眾汽車品牌對於新能源板塊有沒有車主營銷方面的規劃?

  馮思翰博士:講到與IT公司的合作,我們已經有所動作。比如,我們和大疆已經就在L2+和L3級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的合作展開了討論。大疆擁有在傳感器整合,芯片設計,軟件以及多對焦攝像頭等技術領域的優勢。這些技術被廣泛的運用於商業無人機中,我們也在共同探討這些技術對於汽車自動駕駛的意義。

  目前,我們也在與一些頂尖的中國IT企業進行着相關討論,暫時還沒有更多細節可以分享。我們也會在合適的時間向大家公佈更多的信息。

  在中國光靠一己之力很難獲得成功,如果大眾汽車品牌要在新能源市場獲得領先優勢,必須加大軟件等方面的投入。中國已經成為軟件技術革新的源動力,大眾汽車品牌設立了專門的軟件部門,以加強創新軟件的開發。我們很快會在軟件方面推出更加先進的產品,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我們將取得突破。

  關於品牌與用户的互動,目前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化生態系統,並將很多服務、功能整合用到數字化生態系統之中。從營銷角度而言,針對不斷增加的巨大的用户數量,建立大規模的粉絲社羣,是充滿挑戰的。但是,大眾汽車品牌會注重生態和粉絲圈的建設,加強我們能夠與車主和潛在車主的互動。

  媒體目前,大眾汽車品牌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是否考慮把智能化成果應用到傳統燃油車上?有沒有這方面的時間規劃?

  馮思翰博士:的確,ID.家族就是基於MEB這一支持全面數字化和互聯化的權限平台而打造。而對於基於MQB平台的傳統燃油車,我們也在對其不斷進行升級。攬境也是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該款車型基於MQBEvo平台打造,搭載先進的硬件配置並內置最新的軟件內容,讓駕乘更加人性化。

  媒體之前您説過,特斯拉不是競爭對手,您也説過和其他新能源車企不是競爭關係。在中國市場中,有的新能源汽車高端形象,受歡迎消費者歡迎,有的幾萬塊錢也很受歡迎。隨着大眾汽車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發力,哪些競爭對手應該感到擔心?

  攬境和ID.6瞄準七座家用車市場。目前在中國,這個細分市場也是銷量兩極分化,您如何看待這個市場的發展前景,什麼是取勝的關鍵?

  馮思翰博士: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確發展迅速,競爭非常激烈,尤其今年早些時候,諸多企業發力,入門級車型和具有吸引力的價格,使市場呈現不錯的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是新常態,中國的整體市場體量應該在3000萬台甚至更多,甚至到2030年,中國市場中大多數的汽車銷量都將是新能源汽車。未來,中國會不斷加速往這個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結構應該與傳統燃油車市場結構類似。傳統車企都在持續提升自身在不同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同時,也希望拓展細分市場,這也是大眾汽車品牌的目標所在。

  關於7座家用車市場。威然(參數|詢價)、攬境、ID.6都採用了6座或7座佈局,第二排座椅非常舒適,同時可以被摺疊起來,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車。

  中國消費者尤其是中產階級消費者,希望在全家出行時有一款更大的車。特別隨着家庭規模的增大,因此,消費者希望選擇一款更為寬大舒適的車型,例如6座或7座車型。這方面的需求正在增加。

  7座車型的功能性、空間、裝載能力都非常突出,因此為車主提供了更多的用車可能。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催生出更多對於七座車型的需求,例如,帶着自行車、帳篷、燒烤架的自駕出遊方式愈發在中國流行,消費者想要裝的東西越來越多。6座和7座車型也非常適合幾代人一起出遊、帶孩子的家庭出行,例如超大的行李廂空間可以裝下孩子和家人的所有行李。

  媒體手機有安卓或者iOS系統,您覺得汽車是不是也需要一個通用的底層系統?如果需要的話,車企將在市場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未來將是汽車公司還是科技公司成為主流?

  現在,大家都説汽車已經成為風口行業,和一年前有着很大的不同。您對市場的認識有沒有更新?或者説,您對於汽車產品和行業有沒有新的認知?

  馮思翰博士:我不是操作系統方面的專家,操作系統需要很多分級才能讓更多系統在同一個平台上兼容。很多科技公司希望打造統一共用的操作系統,很多汽車品牌也正在自主研究技術。

  安卓在信息娛樂、導航等各個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我們也在謹慎評估、認真探索和分析其他各種的可能性。我們也會在軟件和硬件整合方面做更多探索。

  具體到汽車未來發展方向,未來的行業主流會是科技公司還是汽車公司?兩方共同合作才可以促進行業進步。在汽車領域,大眾汽車品牌積累了多年的經驗,並且正在將這些經驗與科技進行結合。

  在開車時,出現任何問題都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L2、L3和L4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必須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沒有安全,其他功能都是免談。安全測試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做非常全面的軟件測試,以確保不會產生任何漏洞,對用户造成傷害或者安全隱患。未來,這一點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將來,科技公司和傳統汽車製造公司會加強合作,共同面對挑戰和可能出現的未來問題。同時,汽車現在已經成為最為複雜的電子設備之一。以傳統燃油車為例,當前的燃油車在電子系統、架構等方面都極為複雜。汽車公司需要與科技公司攜手前進,共同邁向未來。

  與此同時,這樣的合作也為開闢新的未來發展空間和合作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我們在出行領域中也會獲得更多機遇。例如,歐洲當前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老齡化。但是,一個人年紀大了,反應能力可能下降但仍然希望享受駕駛樂趣,新的科技可以為他們帶來新的可能。2030年後,L4和L5級自動駕駛可能已成為現實,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駕駛能力有侷限的人羣的代步工具。

  對於中國而言,自動駕駛也是非常好的新技術,可以為之前無法享受駕駛樂趣的人拓寬生活空間,提升出行自由度。這是非常大的變革,將極大地改變整個行業,過去所沒有看到的圖景將一一實現。

  媒體雖然大眾汽車品牌的ID.車型已經上市很長時間了,但是還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OTA升級,請問屬實嗎?

  第二,一家車企的OTA升級頻率是否證明了這家車企在智能網聯方面的能力?

  馮思翰博士:大眾汽車品牌已經為ID.4推出OTA遠程升級服務。該車型上市前就已經進行了幾次軟件版本的更新。

  ID.4上市後,我們將定期地提供OTA更新。手機等消費電子可能採用的是不定期更新的方式,但我們會提供定期升級。在用户體驗方面,例如充電體驗等,我們正在積極蒐集用户反饋,確保我們的升級能夠滿足他們的相關需求。

  總而言之,我們計劃每年定期按用户需求提供重要升級,並會就此進行規劃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