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各位好,歡迎繼續關注《東方時空》國慶特稿——中國故事。一起來回看我們的共同奮鬥,沉澱我們的共同記憶。2022年,多地爆發局部疫情、南方持續高温乾旱,還有突如其來的山火、地震。面對這些難,我們邁過了一個個坎兒,我們也記住了很多迎難而上的中國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看這些面孔,一起重温支撐我們邁步過坎兒的“堅韌中挺立”的力量。
北京餐館:疫情下的突圍
首先我們要將目光聚焦於北京的一家知名的小龍蝦餐館:胡大飯館。在今年春季北京疫情出現反覆時,整個北京的餐飲業都遇到了困難,為了生存下去,各家都想盡辦法尋求突圍。進入暑期,胡大飯館的整體客流才逐步回暖。
胡大飯館總經理 郭冬:最近一個月,因為暑期(結束),也會受到一些疫情的影響,像旅遊的、商務的,提前就回到外地去了,所以9月份會跟同期比大概下降百分之十幾左右,7、8月份這兩個月恢復,就是等於説跟2019年同期比還有上漲。
今年5月,各家餐廳按照防疫要求都暫停了堂食,為了生存,胡大飯館也開啓了此前從未經營過的外賣服務。讓經營者沒想到的是,正是外賣的開啓讓企業重新認識了消費者的習慣變化。在外賣最高峯的時候,其中一家門店單日的接單量居然超過了這個門店正常堂食時的接待量。這讓胡大飯館開始調整經營思路,當恢復堂食後,他們決定將外賣業務保留下來。
胡大飯館總經理 郭冬:綜合來講疫情不確定,就是外賣的延續對於我們企業的這種自身的保障,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可能我們會考慮到空間設計裏面包括一部分的外賣的釋能。
胡大飯館東直門店店長 王良:我正常的龍蝦從檔口出來之後,我們的夥伴會把龍蝦的蓋子蓋上,這時候我們會把它分裝,會走到這邊,到我們的第二檔口,由我們的打包人員,統一去進行裝袋,進行去碼菜。現在看到這條動線,打包,包括蓋蓋兒,也是通過我們疫情之後,經過我們的優化,經過我們的調試,才形成的現在這個動線。從打包到裝,包括我們的取餐,都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
隨着疫情形勢的逐步平穩,北京的餐館逐步恢復了堂食。但餐飲經營者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只依靠堂食加外賣,並不能高枕無憂。疫情被迫停下來的那段日子,他們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
胡大飯館市場部總監 王作維:在疫情情況下的時候,我們的側重點可能更多的是要把一些實時的信息傳遞出去,是這種的。恢復堂食我們側重點就又開始不同了,結合一些什麼節日,怎麼做營銷的問題。
胡大飯館行政總廚 郭飛:這道菜是我們胡大開店的時候,簋街經典的紅燒小龍蝦升級版的改良,叫京味葱燒小龍蝦。
胡大飯館總經理 郭冬:我們從5月份的時候,一直到現在,我們做了很多的行業的跨界,直播、營銷、開發新產品,組織一個新團隊或者線上外賣的這些團隊。疫情當下大家覺得要抱團取暖,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去渡過這個疫情難關。
北京胡大飯館為了生存與發展,擴大營銷、創新挖潛,只是全國餐飲業奮力自救當中的一個樣本,通過努力,整個行業正在逐步擺脱困局。企業能挺過來,除了奮力自救,也離不開政策扶持。這些政策既給真金白銀,更重要的是給企業一個穩定的預期,增強他們幹下去的信心。
甘宇:17天艱難逃生路
説到信心,在瀘定地震發生後第17天才被找到的甘宇,一定深有體會。我們先來看看甘宇被找到時的現場。
甘宇:有沒有政府。
四川雅安石棉縣王崗坪鄉躍進村村民 倪太高:有,有政府,我馬上給他們打(電話)。
甘宇:你説找到甘宇,我叫甘宇。
倪太高:馬上就給政府打電話。
倪太高:他(甘宇)在吼救命,我們兩個一見面的時候,他就哭了一場,説是遇到好人了。
甘宇,是當地灣東水電站的職工。地震發生後,灣東河沿岸山體發生滑坡,形成堰塞湖,水電站就在堰塞湖下游不遠。堰塞湖水位隨時有可能漫過大壩,威脅下游村莊上百人的安全。甘宇和羅永沒有第一時間逃生,而是先拉閘泄洪,確保安全。因為堅守水電站,錯過了最佳的逃生時機。當兩人逃生時,甘宇跟同事羅永走散了。這17天,甘宇是怎麼挺過來的?我們看看甘宇的回憶。
甘宇:路上有一些野果子就吃一些野果子,每天要下雨,苔蘚(裏有)水,捏着一把喝一點點水。反正很冷,晚上也只有10來度,只有縮在一團在那裏,晚上儘量少睡覺,只有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就躺着睡會兒。當時很餓,我想好多東西沒吃過,還有我家人我還沒看到,就想活下來。
過度的營養不良和體力透支讓甘宇出現時間上的混亂幻覺,他説自己一度以為自己已經在野外30多天了。但強烈的求生欲支撐着甘宇,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候,他也從沒有想過要放棄。
甘宇:有時候喝自己的尿,喝苔蘚水這些,太累了我要休息,又太晚了又口乾沒有水喝,確實沒辦法了,要想活命的話就只有喝自己的尿。最難熬的時候,就是呼救的時候沒有人回應我,就在那裏喊。(放棄的念頭)這倒沒有,我只是還是挺想活下來的。
這是甘宇失聯前後的樣子,這是一條“雙向奔赴”的求生路。這17天,甘宇沒有放棄,因為他相信一定會有人救他;這17天,救援者也沒有放棄,他們千方百計一定要找到甘宇。
不拋棄、不放棄,這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堅韌。甘宇、羅永在災難來臨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提閘泄洪確保下游村民的安全,關鍵時刻展現出凡人不凡,甘宇感慨地説,“我們因為想救下游的村民留在了電站,後來我也是因為村民而獲救的。感謝大家,感謝每一個人。”
秦兵:為來年的豐收繼續奮鬥
這位看着很焦慮的漢子叫秦兵,是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的一位水果種植大户。他種了兩種水果:火龍果和黃桃。但今年夏天重慶罕見的持續高温乾旱,讓秦兵無水可用。想方設法找來點兒水,只夠澆一種水果。萬不得已,秦兵選擇放棄眼看快絕收的火龍果,把有限的水給了剩餘的桃樹。用秦兵的話來説,這相當於兩個孩子中,只能救一個。這個決定確實難,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近期,隨着重慶陸續迎來降雨,旱情得到緩解,秦兵一直懸着的心也放鬆了下來。
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水果種植户 秦兵:(果樹)死得不多,至少這點努力沒白費吧。很多人現在跑到我這裏來一看,你不管怎麼樣,今年這麼辛苦,至少樹子留住了,樹子還在,希望肯定就在,你不然的話,你重新栽樹的話又是好幾年了。
果沒了,但樹還活着,秦兵覺得這就不是最壞的結果。在困境甚至絕境中,依然努力尋找希望,這就是老秦的堅韌。回憶起今年夏天的抗旱,秦兵説,雖然8月21日他就找到了相對可靠的抗旱水源,但那之後,旱情又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月。在他身心俱疲的時候,當地政府來人幫忙了。
秦兵:我就跟他説我今天晚上想這一片要抗旱,那他們就是用水管來澆,真是來給我澆地的,因為晚上的話你一個人也不行嘛,他來的人基本上就是六七個、七八個。
國慶前夕,記者再次走進秦兵的火龍果種植大棚時發現,有的火龍果樹不僅萌發了新的枝條,還結出了花苞。
秦兵:現在你們看到的這些(果樹)有很多是活的。説真心話,如果當時不是我們鎮上領導來,我可能真放棄了。但是他們每天都來關心我,那我有什麼理由去放棄呢?
秦兵所在的南沱鎮是水果種植大鎮,種植各類水果三萬八千多畝,今年受乾旱影響嚴重的就超過一萬畝。為了幫助果農抗旱,當地成立應急隊伍,從長江抽水、用消防車送水。除了應急的辦法,當地政府還考慮修建一個提灌站,未來抗旱辦法更多了。今年損失不小,老秦很心疼,但他絕對沒被打垮。為了來年的日子,老秦還在想着法兒地努力着。
秦兵:現在沒辦法了嘛,果樹已經形成這種情況了,網友建議喂點雞喂點魚,所以我把這個水塘弄出來喂點魚,我還是準備喂點雞,不管怎麼弄嘛,都要維持起來,是吧?
“摩托騎士”:向火而行
今年夏天重慶持續的高温乾旱,不但讓秦兵的果園無水可用,還讓重慶發生多處山火。其中,縉雲山的山火一度威脅到市區。這張圖是今年8月重慶縉雲山山火的滅火決戰之夜的場景。一側是沖天的熊熊山火,另一側是由滅火者們微弱頭燈光亮匯聚起來的光帶。他們中有千里馳援的消防員、也有本地誌願奔赴火線的逆行者,此刻他們微光如炬,這些微光築成了一條防火長城。在此次重慶山火的撲救隊伍中,有一支來自民間的力量,尤為引人關注,那就是由眾多摩托車車友自發組成的摩托車隊。他們迎着40多度的高温,踩着滾燙的土地,逆行向着火場一路疾馳,不斷運送着救援人員和滅火物資上山,他們被稱作“摩托騎士”。
志願者騎手 黃龍:其實自己保護好自己就不危險了,看到火不要往上衝,大部分都有一線的專業人員來引導。
記者:你們主要是發揮什麼作用呢?
黃龍:送物資,保障我們消防員有喝的,有體力。
這位騎着摩托送物資的眼鏡小哥,名叫黃龍,來自重慶璧山。在網上看到撲救山火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後,他立即找到一個摩托車志願者羣,騎着摩托就來了。
記者:那你來的話家裏人知道嗎?
黃龍:不知道。沒有跟他們講,我們沒有住在一起,我們自己這麼大了,獨立了,幹自己想幹的事情,盡一下微薄之力。
在參與撲救山火的志願者中,大部分都是90後,還有00後。除了像黃龍這樣活躍在核心保障區的騎手,山下的志願者們也形成了專業的分工,有的卸貨、有的協調、有的專門修車;不論是本地人還是外來者,大家相互打氣,相互支撐。
志願者騎手 肖祥:我和朋友兩個人一起到這邊。
記者:已經跑了多少趟了?
肖祥:多少趟已經記不清楚,因為不停在拉,不停在送人,記不太清楚,反正從凌晨4點到現在早晨9點多鐘了。
記者:你現在還在讀書嗎
志願者 王澄:大三,我媽説在招志願者,問我要不要來,我説來,我就過來幫忙。
居民: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到關鍵時刻這些小夥子就都站出來了,還是很感動。
黃龍:重慶人,像川軍一樣,雄得起,不怕苦不怕累。
“雄得起,不怕苦不怕累”。再難的困境、再大的災難,都敵不過中國人捍衞家園、要把日子過好的那份堅韌。無論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人物,還是過去六天《中國故事》裏的中國人,他們很多人都抱着倔強的希望,在堅韌中挺立。他們,還有更多的我們,共同支撐起一個堅韌的中國。凡人微光,匯流如炬。讓我們記住《中國故事》中的每一個人,他們和這個時代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