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立秋吃什麼食物?立秋的其他習俗有哪些?

  我國傳統美食主要以南北劃分,每個時節到來之際,南北方所吃的食物是有很大區別的。一般北方地區在立秋時節會吃燉肉、餃子等食物,但南方不是。那麼,南方立秋吃什麼食物呢?下面跟歷史頭條一起來看看立秋節氣南方各城市食物彙總。

南方立秋吃什麼食物?立秋的其他習俗有哪些?

  立秋南方食俗

  1、吃西瓜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2、“啃秋”

  本週日就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着“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説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説法。

  3、吃龍眼肉

  《台灣通史·風俗志》中記載,台灣舊時“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於東郊之外,至日往迓,謂之迎春。男女盛服觀,衣香扇影,雜喧滿道。春牛過處,兒童爭摸其耳,或鞭其身,謂可得福。迎春如在歲首,尤形鬧熱,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時是台灣周圍海域的立翅旗魚、小串、烏賊、鰆、蝦的產期,也是台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4、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説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立秋其他習俗

  1、曬秋

  每年初秋,隨着果蔬的成熟,黃陵進入了秋季最繁榮的季節。秋天曬乾是典型的農業習俗。居住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形複雜,村莊裏平坦的土地很少,不得不使用自己的房屋、窗台和屋頂架曬莊稼或懸掛莊稼,這已逐漸演變成傳統的農業習俗。

  村民們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曬莊稼的場景逐漸成為畫家和攝影師追求和創作的素材,並創造了“曬秋”的詩化名稱。

  在這個國家的許多地方,秋天曬太陽的習俗正在慢慢消失。然而,在江西婺源的黃陵古村落,秋天曬太陽已經成為農民慶祝豐收的“盛大儀式”。繼黃陵秋日曬太陽被文化部評為“最美麗的中國象徵”後,它已演變成促進鄉村旅遊的“圖騰”和名片,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人來黃陵觀賞秋日攝影。

  2、秋忙會

  秋季繁忙的會議通常在農曆的七月和八月舉行。這是一個商業貿易會議,為秋季的繁忙做準備。有些是與廟會結合舉行的,而另一些是專為繁忙的秋季舉行的。

南方立秋吃什麼食物?立秋的其他習俗有哪些?

  它的目的是交換生產工具、出售動物、交換食物和日用品等。它的規模與夏季奧運會相同,有騾子、穀物、農具、布料和京廣雜貨市場。今天,這樣的聚會都被稱為“經貿交流會議”。大會期間還將有戲劇表演、賽馬、猴子把戲和其他娛樂節目。

  3、秋收互助

  自從繁忙的秋季開始,農村地區就有一個共同的“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一羣羣人去地裏收割成熟的玉米。第一批玉米需要移動四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空的。婦女、老人和十幾歲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扛着竹籠。

  永遠不要説“猴子揹着玉米,一個接一個”。“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把一隻放進籠子裏,放在農場的一堆玉米穗裏,最後用手推車把它拉回家。第一種作物將首先移動成熟的玉米穗和未成熟的玉米穗,然後再移動第二種作物。

  第二和第三種作物以同樣的方式移動。最後,他們撈出茬子,把剩下的玉米穗,無論老少,一起搬回家。這取決於誰的玉米提前成熟,誰會先把它移走。它不會違反耕種季節,但也會允許穀物返回倉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5 字。

轉載請註明: 南方立秋吃什麼食物?立秋的其他習俗有哪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