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近幾年的成長,大家都看在眼裏,諸如哈弗H6、吉利帝豪、長安CS75PLUS等車型的熱銷便是最好的體現。但細究之下,不難發現自主品牌這些熱銷車都是以性價比著稱的中、低端車型,在高端領域裏,還沒有出現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熱銷車。
雖然這兩年也有不少自主品牌向高端領域發起進擊,並且在產品力以及售價方面也均具備了與高端品牌車型一戰的實力,但最終的市場表現還是不盡如人意。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自主品牌到底能不能往高端化發展?”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能,而且必須要。
目前國內車市正在經歷新一輪的結構性調整,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呈現出消費升級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下,高端車型的佔有率會越來越高,中低端車型的份額將日漸縮減。
正如魏建軍所言,“全球化競爭,將來打的就是品牌戰。”只有品牌價值提升上去了,自主車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若要提升品牌價值,向高端領域進擊,是必經之路。
什麼叫做高端品牌?
簡單來説,高端品牌就是擁有廣泛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較高的品牌溢價,比如勞斯萊斯、賓利、保時捷以及BBA都能稱得上是高端品牌。直白點來説就是,在產品力全部相同的情況,只要換上這些高端品牌的車標,這款車就能賣出高出自主品牌數倍的價格,而且消費者還樂意去買單。
自主品牌差在哪裏?
差在設計層面嗎?顯然不是。
現在國產車型在設計上非常出色,再也不見以前的土氣與老舊,運動感、高級感方面都營造得相當到位。
有的人可能會説,“外觀設計得再好看,發動機不可靠也白搭。”
的確,在十年前,發動機的確是阻礙自主品牌向上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你還用過去的眼光去看待現在的自主品牌,那“格局”顯然有點小了,畢竟能“活”到現在的自主品牌,誰也不能在原地徘徊不是?
就拿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驍雲1.5L高效發動機來説,其熱效率相比豐田的“Dynamic Force Engin”2.5L自然吸氣發動機還多出了3%,達到了43%,成為了目前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汽油發動機。
除此之外,自主品牌也慢慢朝平台化發展。長城汽車在去年推出了咖啡智能、檸檬、坦克三大平台,吉利推出了CMA超級母體、浩瀚SEA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等,彰顯出強勁的發展潛能。
自主品牌向高端化發展還有哪些路要走?
歸根究底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因為品牌價值總是與其擁有的核心技術成正比,簡單來説,當我們打開發動機蓋,裏面的零部件我們都能做到獨立研發,自給自足,那品牌價值的提升就會有質的跨越。
其實這一點和國內其它行業走的路線是一樣的,就比如在運動服飾領域,我們一開始技術沒有革新,也就沒有自己的品牌優勢,所以只能依靠代工,掙的是辛苦錢,但自從向中國“智造”轉型之後,我們擁有了多個馳名海外的體育品牌,並且還向歐美地區進行延伸,所以如今我們也能在國外市場站穩腳跟。
寫在最後
其實現在有些自主品牌已經向高端化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就比如吉利旗下的領克,長城旗下的WEY系列,以及紅旗都在努力向上發展,根據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還是有些成效的。
來勢洶洶的電氣化潮流,也是自主品牌邁向高端市場的一次重要契機,只要能把握住,那自主品牌向高端化轉型也許會變得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