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穩定系統(ESP)或許是近10年來,汽車工業裏最具革命性的主動安全配置,人類第一次通過技術力量實現了對汽車的動態干預,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具有劃時代意義,但如今它也面臨着被新技術“淘汰”的命運。
隨着汽車工業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高端駕駛輔助技術被不斷研發,並應用到了乘用車領域,而創立於1886年的博世,正是汽車科技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
就在前幾天,博世在上海舉行了名為「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驗日」的活動,並帶來了他們最新的科技成果,涵蓋了輔助駕駛、安全駕駛、智能電動化等諸多方面。
伴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高級駕駛輔助功能也成為了博世研發的重點。針對自動駕駛中,感知、決策和執行的三大環節,博世將駕駛輔助雷達系統全面升級至了第五代。
硬件方面配備了1個前雷達、4個角雷達、1個多功能攝像頭、1個輔助控制器及高端自動駕駛芯片等,軟件層面內置駕駛員監控系統及高精地圖,可實現各種場景下的自動輔助駕駛,無論是城市擁堵的複雜路況,還是高速公路,都可以輕鬆應對。
高端車型還將配備毫米波級雷達至尊版,即4D成像雷達,可實現對周圍環境(人、物體)、複雜路況(交通擁堵)更快速,更精準的識別,以提高安全性及舒適性。
此外,博世還將推出自動泊車系統,包括遙控泊車、3D環視、高級行車記錄儀等功能,讓新手朋友也可以輕鬆掌控汽車。
安全配置方面的升級最為亮眼,博世帶來了全新的IVC技術(集成式動態車輛控制系統),在十年前,該技術僅用在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等豪華車型上,如今得益於技術的進步,乘用車領域也有望實現普及。
與ESP車身穩定系統「主要強調失控時的矯正」不同,IVC系統會主動根據駕駛員行為,來預測車輛的狀態,並啓動相應控制器,對制動、轉向系統進行操控,讓車輛在各種路況下,擁有最佳的穩定性和操控性,提前規避風險,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釋放駕駛的樂趣。
此外,博士還根據新手駕車習慣,開發了一套舒適制動功能,利用精確控制制動壓力的方式,消除減速衝擊力,從而使剎車過程變得平滑,避免因為剎車力度不均勻,帶來的車輛失控、追尾等風險,同時提高了駕乘舒適度。
在智能電動化技術方面,博世提出了「智能座艙」的概念,旨在摒棄傳統駕駛艙單一的功能,實現更多人機交互,通過智能座艙與駕乘人員監控兩套系統的共同作用,將各種複雜的駕駛功能集成到一個控制單元裏,實現化繁為簡。
系統通過捕捉駕乘人員的眼瞼運動、視線方向等關鍵要素,分析監測駕駛員的疲勞程度,必要時進行干預,還支持手勢、語音、臉部識別等多種功能,以提升人機交互的便利及駕乘樂趣。
博世針對中國市場,還研發了三合一電橋,將其驅動電機、控制器以及減速器全部集成在一起,以此優化佈局使其緊湊,提高效率。
此外,該系統還對高速電機NVH進行了特別優化,通過諧波注入等軟件手段控制噪音,保證電橋在整個轉速範圍內均具有優異的噪音及振動控制。
看完了博世這一系列的“黑科技”,讓我不禁感嘆科技的巨大進步。從傳統化油器到電噴時代,從ABS到ESP再到IVC,每一次汽車技術的升級,都為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便利。但無論安全配置多麼完善,輔助駕駛多麼高級,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安全駕駛”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良好的駕駛習慣。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