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解放報》公開宣揚反華仇華情緒,中使館千字長文密集回擊

法國《解放報》公開宣揚反華仇華情緒,中使館千字長文密集回擊

海外網8月3日電 中國駐法國使館大網站昨日(2日)發文《中法正常人文交流不容詆譭》,全文如下:

《解放報》2021年7月27日刊登了《被招募參與“言論之戰”的中國教師和學生》《在法國大學中,被北京主導的活動》兩篇文章。通讀之後,我們發現,這兩篇文章充斥着種族主義論調,公開宣揚反華仇華排華情緒,無端攻擊抹黑中法兩國正常人文交流,置中國在法學者學生於危險境地,極度可鄙可憎,完全不可接受。

該期《解放報》的封面刻意採用驚悚可怖的圖片和“中國對法國大學的干預主義”“黑板上的紅色警報”等誤導性標題。明眼人一看即知,這完全是西方歷史上“黃禍論”的翻版,煽動挑唆對華仇恨和敵意。在21世紀的今天,居然還有人使用納粹式的宣傳手法炒作這種早已遭世人唾棄的極端種族主義,充分暴露了其陰暗心理、對華敵意以及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

《被招募參與“言論之戰”的中國教師和學生》一文提到“在國外的維吾爾族學生被中國警方日夜騷擾”,援引一位在佈列特尼求學的女大學生的話稱“他們詢問我做了什麼,看了什麼。我必須把我的文件複印件寄回去,並在學校前拍照。如果我不同意,他們就會找我在新疆的父母的麻煩”。讀罷我們不禁要問,這裏所説的女大學生是確有其人,還是源自作者的憑空捏造?如果真實存在的話,那麼請她把中國警方“威脅”她的錄音公佈出來,我們進行驗證核實。否則,這隻能視作《解放報》蓄意栽贓構陷中國的把戲,是徹頭徹尾的污衊造謠!不難看出,這兩篇文章中除了幾個早已被貼上反華標籤的學者外,其他引述幾乎全部源自“匿名人士”,這種滿篇都是“虛構人物”的報道能有什麼可信度?

這篇文章還提到,“在法國的1400名中國公派留學生中,一部分人已經是中國共產黨員,另一部分人想要成為中國共產黨員”,“民族主義迫使他們堅決捍衞國家”。當國家尊嚴和利益遭受傷害時,每一個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中國學子都會挺身而出,廣大在法學者學生為祖國仗義執言,天經地義,無可指摘!試問,如果留學海外的法國學生在祖國被無端污衊指責的時候會作何反應?如果他們起而反擊,你們會稱之為“崇高的愛國主義”,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一些西方記者似乎患上了嚴重的心理自虐症。當中國人不説話時,他們説中國人沒有言論自由;當中國人説話時,他們又説中國人被政府洗腦了,被民族主義綁架了。總之,他們想聽到的是中國人説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壞話,那才是“言論自由”。

這篇文章還説,“這些公派留學生依靠政府補貼,當中國使館要求他們參加活動時,他們必須不情願地去遊行”。文章還緊接着援引中國使館表態稱,“有關做法均屬國際通行慣例,與法國等其他國家派出的公費留學生在管理上並無本質區別”。這種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的卑劣手法極其可恥。事實上,該報在刊登本文前曾就中法人文教育合作問題致函中國使館,提問稱“中國使館向中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嗎?是否要求他們提供對應服務?如組織活動等”。中國使館在2021年7月18日的覆函中表示,“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的獎學金由中國政府提供,通過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向留學人員發放。中國政府不向自費留學人員提供獎學金。中國政府要求在法中國留學人員認真學習文化知識,遵守法國法律法規,促進兩國民間友好,從不要求他們承擔其他不符合學生身份的任務。至於組織活動,中國使館完全是從領事保護和服務僑民角度開展的,有關做法均屬國際通行慣例,與法國等其他國家派出的公費留學生在管理上並無本質區別”。明明是一些法媒的惡意炒作令中國在法學者學生處於被法國民眾懷疑指責的危險境地,《解放報》卻想倒打一耙,諉過於中國使館,足見一些記者早已將職業道德棄之如敝屣。

《在法國大學中,被北京主導的活動》一文提到“中國使館今年3月在推特上攻擊一位法國學者”,這顯然也是掐頭去尾、歪曲中間的春秋筆法。既然《解放報》重提舊事,那我們也不妨來掰扯掰扯。事實上,這位所謂中國問題專家“逢中必反”,無理取鬧地糾纏中國使館,在3月份的事件中用“給你和你的妖魔們一個大大的吻”這類粗鄙的推文公開挑釁,中國使館只能用一個恰如其分的詞彙予以回擊。《解放報》這種不問是非、顛倒黑白的做法實在令人不齒。

這篇文章還援引一位開辦孔子學院的法國大學的學者的話説,“起初,我認為可以通過孔子學院讓中國實現民主,後來我發現自己太幼稚了。據我所知,孔子學院的中方教師都是中國政府遴選的,他們傳播與客觀事實不符的中國觀點”。這充分表明作者在邏輯上自相矛盾、漏洞百出。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這位學者口中的“民主”指的是西方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而非民主價值本身。民主的價值在於人民當家作主,擁有參與、管理、監督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擁有過上和平、安寧和不斷改善的幸福生活的權利。這是全人類共同價值,而非某個國家的專利。實現民主的形式豐富多彩,沒有固定模式,也不存在標準答案。其次,孔子學院的宗旨是促進中外語言文化交流,並無政治使命。就連文章作者也承認“在法孔子學院由中法雙方共同管理,中方僅派2-3名中方教師,主要開展文化活動”。中國沒有通過孔子學院向法國傳播政治理念的意圖,而這位學者卻想通過孔子學院向中國輸出西方制度和價值觀。這恰恰暴露出某些法國人的真實內心:正是因為他們自己成天想着“改變”中國,才怕中國“影響”他們。這是何等地可笑。再次,孔子學院的中方教師來自中國、瞭解中國,當然要按中國視角客觀真實地介紹中國,難道法語聯盟的法國教師不是用法國邏輯解讀法國嗎?至於這位學者認為中國敍事與客觀事實不符,我們只能説在反華媒體的長期洗腦下,一些西方人已經把謊言當作事實,以至於當他們有一天真的面對事實時,卻把它視為謊言。這是何其可悲。

文章還指出,“影響策略有時會以極其隱蔽的方式進行,主要是通過心理干預造成某種形式的自我審查”。看來,有些人深諳此道,一不留神泄露了他們在外國培養代理人,影響公眾心理的“秘籍”。文章還引用某位反華學者的話説,“當一名老師需要考慮不去觸及什麼話題的時候,就是自我審查”。這是無知和傲慢。中法兩國國情不同、文化風俗各異,在彼此交流中本就應該相互尊重,避免冒犯對方,這不是什麼“自我審查”,而是一種道德自律,是有教養的表現,是待人之道。如果有人天天説法國人不愛聽的話,你們會喜歡嗎?

中法兩國分別是東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人文交流是促進兩國人民間相互瞭解和信任,鞏固兩國民間友好的橋樑和紐帶。深化中法人文交流互鑑順應時代潮流,呼應兩國民意,滿足雙方需求,是利在當代惠及長遠的大好事。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中方在促進中法人文交流方面堂堂正正、襟懷坦蕩。我們呼籲有關媒體多為中法關係和人民友好貢獻正能量,不要再搞這種捕風捉影、搬弄是非的小把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04 字。

轉載請註明: 法國《解放報》公開宣揚反華仇華情緒,中使館千字長文密集回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