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電腦版微信可以刷朋友圈了!你發現了嗎?網友評論真相了……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電腦版微信可以看朋友圈了,當前MAC版本的電腦端微信可以直接看朋友圈了,你發現了嗎?

3月11日消息,今日,微信 for Mac3.0.0版本迎來更新。新版本最大的變化就是可以瀏覽朋友圈,同時還可以瀏覽聊天中分享的視頻號視頻和視頻號直播。此外,新版本還在OS X 10.14版本及以上系統中支持深色模式,同時修復了一些已知問題。

網友評論

網友:贊!馬上更新

延伸閲讀

輿論熱議公職人員上班能否發“朋友圈”

近日,四川樂山馬邊縣一份違紀通報引起廣泛關注,公職人員吉壽堅桑工作時間在微信“朋友圈”發佈與工作無關的信息,7名公職人員對此點贊或評論。由於這8名公職人員“在上班期間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違反工作紀律”被縣紀委予以書面、談話誡勉。

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當下,人們通過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體,發佈工作信息或生活感想,或刷刷社交媒體給人點贊評論,都是十分尋常之事。公職人員因在上班時間發“朋友圈”被誡勉通報,這樣的遭遇讓不少網民費解,進而引發較多討論。截至2020年7月6日,微博話題#公職人員工作時間發“朋友圈”被誡勉#閲讀量超過2.4億次。馬邊縣紀委的做法是“嚴格執紀”還是“小題大做”?網民看法較為多元。贊同者認為,抓工作作風就是要從小事抓起,不能含糊;質疑者認為,發一條“朋友圈”就是違反紀律,未免矯枉過正。

網絡爭議的焦點在於,公職人員上班期間能不能發與工作無關的社交媒體信息。@廣州日報在微博發起“你覺得公職人員上班時間能否發‘朋友圈’”。投票顯示,82.8%的網民選擇了“可以”,13.7%的網民選擇了“不可以”,持其他意見的只佔3.5%。從網民意見情緒構成來看,批評馬邊縣紀委的處理不符合人之常情的佔據多數。

有觀點認為,該地政府初衷可能是為了正風肅紀,但公職人員不是機器人,工作之餘少許歇息情有可原,脱離人性講管理,脱離事實講紀律,是一種要不得的作風病。少部分網民認為這和早前曝光的“下班後洗澡遲接巡查組電話被問責”“上班喝牛奶被問責”等事件如出一轍。不過,也有一些網民認為,公職人員能否刷社交媒體要看崗位性質,服務性強的便民窗口公職人員,就應該杜絕上班時間玩手機。

相比於網絡意見的鮮明立場,媒體評論相對辯證。微信公眾號“光明日報”指出,現實中的確有一些人寧玩手機也不辦事,如果此事中的工作人員因刷“朋友圈”耽誤工作,被處理或可被理解。如果不是十萬火急的時間段,也沒耽誤正常工作,就不要給基層幹部再增心理重壓。東南網評論文章《“上班發‘朋友圈’被問責”並非大炮打蚊子》則認為,公職人員的一言一行,羣眾都看在眼裏。上班發“朋友圈”雖看似是個人自由,但也應該儘量在工作之外進行,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都不能成為不守紀律、耽誤為羣眾辦事的藉口。也有輿論指出,此事在網上引發如此討論,説明當地紀委的做法沒有完全讓人心服口服,需要有關部門作出更詳細的解釋説明。

從當地公開的政務信息來看,縣紀委此次的處理通報也絕非偶然。2020年6月29日,馬邊縣政府官網刊登消息稱,縣委書記郭正強在縣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對遲到早退、無故脱崗、上班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等突出問題嚴肅處理。隨後,當地紀委和組織部門加大了對紀律作風情況的督查暗訪力度。馬邊縣紀委在違紀通報中指出,上班時間發“朋友圈”事件反映出當地仍有少數幹部工作作風漂浮、工作紀律渙散。

近年來,得益於有關部門的嚴肅整治,公職人員上班時間玩手機、看網絡小説、忙聊天、逛網店等“庸懶散混”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贏得輿論好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當下許多地方為了嚴肅工作作風,出台了諸多紀律制度和問責辦法,但各地的規定差異較大,同種情況對應的問責不統一,“碎片化”現象比較突出。一旦基層人員政策理解水平不足或制度工具拿捏尺度不好,執紀問責極易造成問責泛化。過去一段時間,地方多起事件由於問責不精準、執紀不當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問責不是隨意揮舞的大棒,面對公眾對可能出現的“亂問責”的擔憂,基層部門有必要邊實踐邊完善制度。在制度設計過程中,提前劃定問責行為的範圍與邊界,列出“禁止行為清單”,讓問責更精準,防止基層幹部無意中“踩雷”,避免對基層幹部的誤傷。同時,強化問責的正常程序,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確保問責工作規範性,避免地方個別領導“一言堂”。另外,遭遇外界輿論質疑時,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應加強相關的信息透明度,提升政務輿情的回應水平。

(原標題:可以用電腦刷朋友圈了 )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光明網 電商報 網友評論 人民網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