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終於出手了!據環球網消息,外交部歐洲司負責人近日召見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奉示就其在社交媒體發表不當署名名文章提出嚴正交涉。
近日,吳若蘭發表名為《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的文章引起軒然大波,文章以高高在上的傲慢態度,以看上去極富耐心的方式,來向她認為“不懂西方的”中國民眾講解何為獨立媒體。文章充斥着西方意識形態的偏見,顛倒是非、混淆視聽,剛發表就引發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對其的指責也紛至沓來。不少人紛紛指責吳若蘭虛偽,而吳若蘭在中國經營多年的“親華”形象也蕩然無存。
一直以來,吳若蘭在中國網民眼裏是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端莊親和接地氣的形象,她會積極回覆網民的評論,還緊跟潮流拍攝視頻博客,記錄她在中國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此前,她還曾連發兩條隔離日記短視頻,稱讚中國的防疫措施做得很好。多番用心之下,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好評如潮,還收穫了大量的粉絲。但一切都在文章發表後發生了變化。
可能連英國也沒有想到,用心打造的“親華大使”形象怎麼會突然“翻車”?中國民眾為何不買賬呢?一篇“友好”的文章為何會起到反效果呢?事實上,吳大使的文章透露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包括作者在內的西方人士堅定地認為,BBC等西方媒體之所以在中國不受歡迎,是因為它們批評了中國的制度和政策,但這種認知顯然是不夠準確的。
近段時間以來,“陰間濾鏡”成為熱門話題,不少人發現BBC在報道中國新聞的時候,除了歪曲事實和顛倒是非之外,還會給拍攝的畫面蒙上一層色彩灰暗的濾鏡,給人視覺上的衝擊,從而醜化中國的形象。讓中國民眾無法接受的不是合理的批評和建議,而是刻意的醜化和不刻意透露出來的傲慢與雙標!
這件事也給很多網友提了個醒,並不是説着流利的中國話,禮貌性地説幾句中國的好話,和部分網民搞好關係就能證明其真正瞭解中國。有些人帶着先入為主的偏見來觀察中國,得出的永遠是和事實不符的結論。對於這種所謂“親華”的“中國通”,還需要擦亮眼睛仔細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