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社會來説,凜冬將至。
解放軍軍機每日“打卡”台西南空域,台軍已成驚弓之鳥;
台當局“押寶”美國總統特朗普,拜登贏了,蔡英文輸了個底朝天;
“頑固分裂分子清單”出台在即,敲響了分裂分子的喪鐘……
要説這些事件對大部分台民眾來説沒什麼很大關係,但接下來的一個消息,卻直接關係到每一名台民眾的“錢袋子”和“飯盆子”。
據環球.時報11月16日報道,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此前一天正式簽署。這也許是繼美國大選紛爭之後,全球最受關注和大消息。這條消息發佈後,令島內社會瀰漫着悲觀絕望的情緒。
在野黨批評當局刻意不提RCEP簽署後的經貿變局對台灣的影響,稱中日韓將藉由RCEP做進一步的經貿整合,台若無法參與RCEP,又遇到美國政權更迭,台經濟前景堪慮;
身兼台塑總裁與工業總會理事長的王文淵日前公開指出,RCEP今天完成簽署,將不利台灣產業競爭,塑化產業持續面臨嚴峻挑戰;
民調顯示,民眾“非常擔心”的佔37.0%、“還算擔心”的佔25.8%,表示“不太擔心”的佔14.9%,認為“非常不擔心”的僅佔5%,而“不知道/沒意見”的佔17.3%。
……
除《聯合報》還在持續歪曲事實詆譭大陸外,中時新聞網、東森新聞等幾乎絕大數島內媒體都聚焦RCEP對台經濟造成的衝擊:衝擊傳統產業、不易爭取服務業商機與減少外資投資產業,台產品出口也必將被排擠,最終台可能因此而被排擠在國際生產鏈之外。
尚且不説當前台經濟因為兩岸關係惡化、新冠疫情影響所面臨的困境。長遠來看,如果台經濟不能蹚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子,傳統的外向出口型經濟在RCEP排擠下,東西賣不出去,投資不進來。RCEP的簽訂,對台經濟的打擊顯而易見。
不知不覺中,“窮台”已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造成台經濟邊緣化的罪魁禍首,就是民進黨當局。
蔡英文自2016年上台以來,主要打算從三個方面發展台經濟:
第一個就是與美國簽訂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BTA)。為了能夠成功簽訂FTA,這幾年來民進黨當局百般討好美國,對特朗普的軍售要求是來者不拒,替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壞事一件也沒少幹,甚至還把在野時的口水給舔了回去,同意進口含瘦肉精的美豬。但美國從來不講拿人手軟吃人嘴短那一套,該不籤的還是不籤。特朗普執政時尚且如此,換成民主黨的拜登上台,美國更不會與台籤。
第二個是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很可惜,特朗普一上台,就一腳踢開了TPP,連TPP都不存在了,還怎麼加入?這也就成了民進黨當局的一個笑話。日本後來搗鼓出來一個CPTPP,可日本對民進黨當局開了一個不可能接受的條件,那就是想加入CPTPP,就必須對日本解禁福島核災區食品。如果民進黨當局答應了這個條件,恐怕喂台民眾吃再多的“芒果乾”也不夠,那需要島內社會集體智商出現墜崖式下降才行。
第三個則民進黨當局這4年來最為重視、大力推進的所謂“新南向”經濟政策。蔡英文希望通過與東南亞國家加強經濟合作以擺脱台經濟發展壓力。除了經濟因素外,同時還有文化、對外交往方面的考慮,在經濟上擺脱對大陸的依賴的同時,強化與東南亞、南亞地區國家的“全面夥伴關係”。
這就搞笑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國家哪一個不是中國大陸的邦交?況且大陸無一例外是這些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有哪一個國家會為了撿芝麻而丟西瓜呢?從這一點上來説,民進黨當局即使要推進“新南向”經濟政策,也要看中國大陸的臉色,大陸不允許,所謂“新南向”經濟政策就是一個笑話。
幾年來,民進黨當局推進所謂“新南向”經濟政策,錢投進去了幾十億,成效卻非常差。蔡英文的這三個經濟政策,表面上看是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其真正目的還是企圖在經濟上實現“去中國化”,為其分裂國家的陰謀服務。
現在,RCEP已經正式簽訂了,這也基本上宣告了所謂“新南向”經濟政策的徹底失敗,在RCEP架構下,民進黨當局若不放棄其分裂立場,承認代表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就只能被排擠在RCEP範圍之外。而在RCEP協議內,民進黨曾經最痛恨、現在最怕作廢的ECFA,恐怕就不合協議精神了。斷掉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台成為經濟孤島指日可待。
這個冬天,台的日子不好過。若島內民眾不拋棄分裂政黨,未來的每一天都不會好過。
(責編:金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