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文明花開 城市更美
來源:重慶日報網
南川城區新貌 攝/瞿明斌
濱河公園 攝/汪新
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
市民舞綵帶龍健身 攝/瞿明斌
“户聯網”志願者幫助農户背運稻穀 攝/瞿明斌
樂善志願服務小分隊全家福
核心提示
“全國文明城區”是全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是中國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城市品牌,直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整體文明水平。
南川將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以下簡稱“創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創建為民、創建育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理念,不斷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深化拓展文明城市內涵,廣泛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和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創文”行穩致遠,實現城市“顏值”和“氣質”雙提升。
扮靚城市顏值
高位高效推動之下,文明的浸潤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
從近年開始,西城街道龍福小區居民張寧寧開始習慣於到附近的中心農貿市場採購食材。乾淨整潔的環境成為張寧寧從超市轉投農貿市場的重要原因。
中心農貿市場是南川城區的一座老農貿市場。這裏菜品新鮮,價格適中,還能夠淘到不少“土貨”。但在前幾年,這個市場和周邊大型超市相比,環境髒亂差也是不爭的事實。“垃圾污水隨處可見,有些地方甚至難以下腳……”張寧寧回憶。
文明城區創建以來,南川對中心農貿市場環境進行了持續全面的改造提升。地面、牆面經過重新鋪設和塗裝煥然一新;攤位根據經營品類進行重新規劃,購物更加方便;保潔人員加大了巡查清潔頻率,垃圾污水不見了蹤影;車輛不再隨意停放,通行環境大為改觀……
在南川城區,環境面貌發生鉅變的農貿市場不止中心農貿市場一家。為了讓羣眾的“菜籃子”拎得舒心,南川聚焦城區農貿市場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等短板,成立了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組,高標準對中心農貿市場、仙龍塘農貿市場、北街農貿市場、北郊農貿市場4個城區農貿市場進行了改造升級,開展綜合整治。在大力改善農貿市場內部環境的同時,加大對周邊佔道經營、佔用消防通道等現象的整治,為市民提供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
環境不斷向好的農貿市場,是南川文明“硬環境”嬗變的縮影。近年來,南川認真傾聽民意,以問題為導向提升文明硬環境。提升農貿市場、改造老舊小區、整治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疏通交通堵點、興建綠化景觀……全區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顏值”不斷扮靚,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培育城市氣質
“創文”不僅需要完善更新“硬環境”,還需要不斷提升“軟實力”。南川區2023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推進會提出,要在提高市民文明素養上下深功夫,持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選樹文明典型,深入開展文明實踐主題活動,不斷傳播文明新風,涵養城市文明。
南川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目標,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面深化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緊盯“關鍵小事”抓文明提升,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養成文明習慣,提高文明素養。
為發揮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在“創文”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南川廣泛開展文明“一起護”主題活動,將城區重點區域劃分成23個網格,每個網格由一個部門牽頭、4個網格單位負責,每週至少開展1次以上以大掃除、大擦洗、大清理為主要內容的志願服務活動。
南川機關幹部在帶頭參與“創文”,解決網格區域“髒、亂、差”等問題的同時,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幫助社區解決難點問題,引導羣眾自覺做文明行為的踐行者,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形成“全民創建”的濃厚氛圍。
走進南川,很容易便會與文明不期而遇——十字路口,交通志願者協助維護交通秩序;社區樓棟,紅色物業、居民鄰里守望相助共護家園;公園廣場,環保志願者撿拾垃圾,身體力行倡導文明言行……
每個南川人的舉手投足,正在成為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
提升營商環境
文明建設離不開經濟發展的支撐,經濟發展也離不開文明提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去年,南川致力打好穩經濟組合拳,成立穩經濟大盤工作專班,高頻精準有力調度,以超常規舉措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1.4億元、增長3.4%,增速列主城都市區第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3億元、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15.7億元、增長2.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4%、5.6%。10項工作獲市政府激勵表彰,總量列全市第2。
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全面優化的營商環境。去年,南川把優化營商環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刀刃向內抓整改、竭盡所能促創新,全區營商環境的“軟環境”和“硬條件”取得明顯提升,在“促增長、保主體、穩就業”方面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全區紮實開展“政策大解讀、企業大走訪、服務大提升、環境大改善”等活動,全區落實累計增值税留抵退税9.66億元、“六税兩費”減免0.42億元、製造業緩税0.87億元、減收失業保險費2155萬元、減免承租國有房屋租金1381萬元、補貼企業水氣費118萬餘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負擔。
一手抓經濟,一手惠民生。去年,南川投資16億元,聚焦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教育醫療、就業創業、住房改善、養老扶助、文體惠民、便民設施、生態環保等領域,實施區級民生實事19件。以此為引領,讓高品質生活“成色更足”。
彭光燦 馬菱涔 馬建保 圖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區文明辦提供
文明“一起舞” 舞出新風尚
在王吉美的印象中,“壩壩舞”並不太受羣眾待見。她組織上百名隊員在南川客運西站跳了五六年的舞,遭遇的白眼不計其數,發生的口角不勝枚舉。不僅如此,團隊之間為了場地發生衝突,團隊內部為了歌曲舞姿產生分歧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王吉美的感受,絕非個案。如何對擾民的壩壩舞團隊進行有效管理,讓他們從影響文明的痼疾,轉變為展現文明的風景,是南川在“創文”趕考路上遭遇的一道“必答題”。
去年,南川區依託壩壩舞團隊,組建起82支文明“一起舞”志願服務隊,將5601名壩壩舞隊員轉化為文明志願者。通過定期培訓,提高團隊負責人的領導水平。通過正反兩個方向的積分,量化團隊的文明程度,每年評選出5個優秀團隊給予獎勵。
同時,南川區文明辦聯合公安、城管、環保等部門對這些團隊進行規範化監管,引導他們帶動身邊人一起開展文明實踐和志願服務。
從遭人白眼的“游擊隊”變成官方登記的“子弟兵”,也極大地激發了眾多“壩壩舞”成員的榮譽感、成就感、自豪感。從主動降低擾民因素到文明協調活動場所,再到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文明“一起舞”志願服務隊的成員們如同一粒粒文明的種子茁壯成長,逐步凝聚起整個社會的文明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南川82支文明“一起舞”志願服務隊成立以來,先後參與社會防控、文明勸導、創文宣傳、巡邏等830餘次,累計播放創文音頻2050餘小時、發放宣傳品8萬多份,一塊塊壩壩成為了傳播文明的陣地。
而今,王吉美每天都會組織隊員開展一個小時的文明志願活動,清理衞生死角、維護公共秩序、開展“創文”宣傳……“現在大家看我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我們跳起舞來也更加暢快了!”
深化文明實踐 鍛造文明品牌
近年來,南川不斷深化文明實踐,弘揚時代新風,培育時代新人,積極打造“文明直通車”“户聯網”“樂善承美”“壩壩加油站”“創城羣眾評”等文明品牌,助力“創文”工作縱深推進。
文明直通車
南川組織區級部門業務骨幹和專業志願服務隊,以文藝表演、好人訪談、政策宣傳、知識問答、意見徵集、問卷調查、模範人物巡講、羣眾互動等形式,深入基層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和“創文”知識。通過加大時代化解讀、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達,提高羣眾對“創文”工作的認可度,從而主動參與“創文”。截至目前,全區開展“文明直通車”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共320餘場次。
“户”聯網
南川根據“地域相鄰、志趣相投、行業相近、產業相融”的原則,按村民意願組建產業發展、文化文藝、健康健身等各類特色“小家”,搭建志願服務“户聯網”,推行骨幹志願者全覆蓋聯繫服務羣眾,實施問生計、問訴求、問建議、問良策、問經驗,紅白事必到、家庭困難必到、矛盾糾紛必到、合理訴求必到、突發事件必到的“五問五到”服務,把温暖送進羣眾心裏、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一線。
樂善承美
南川堅持“大黨建”理念,以探索“黨建+”治理為抓手,依託北師大南川附校,採用“1名黨員+N名團員+N名少先隊員+N名家長”的新模式,以“樂治、樂業、樂禮、樂行、樂學、樂和”這“六樂”為載體,打造9支“樂善”志願服務隊。目前,9支校園樂善志願服務隊的參與人數已達2000餘人次,服務羣眾5萬人次,實現了學校、家庭、社會互動,黨員、團員、少先隊員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