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30,生態城錦廬社區居民於豔出門時,都會順手把分好類的垃圾帶到集中投放站,刷卡積分、選擇垃圾種類、投遞……簡單幾步就完成了垃圾分類。作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生態城制定了《無廢細胞創建實施方案》,一些新成果將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亮相。
生態城通過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等舉措,從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打造50個“無廢細胞”,於豔所在的錦廬社區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城市看作一個機體,社區、學校、景區等就是其中的細胞,小細胞為“無廢城市”這個大單元奉獻力量。目前,生態城“無廢機關單位”“無廢景區”“無廢社區”“無廢酒店”“無廢公園”“無廢工地”“無廢商場”“無廢學校”的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在創建“無廢社區”方面,2020年7月,生態城推進19個垃圾分類精品示範小區的建設工作,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落實垃圾分類實名制。試點小區的居民已經適應了垃圾分類,開啓“無廢”生活模式。
除了社區試點,海博館等生態城區域內的試點景區也紛紛行動,用線上預約購票替代紙質票,通過智能停車系統幫助遊客快速停車,減少尾氣排放。
目前,包括錦廬園、季景園在內的19個試點小區都設置了智慧垃圾分類驛站,其分類細化到金屬、塑料、玻璃等五大類。目前,生態城垃圾回收率從最初的20%左右提升到40%以上。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生態城將亮相“無廢城市信息管理平台”,發佈最新“無廢城市”建設成果。
作者:嶽珊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