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4日訊 (記者 郭靜原)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今天發佈《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報告指出,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氣候系統變暖仍在持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進一步加劇。
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三個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亞洲陸地表面平均氣温比常年值(本報告使用1981年至2010年氣候基準期)偏高1.06℃,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年份。報告顯示,1901年至2020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温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中國的最暖時期。1951年至2020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温上升速率為0.26℃/10年,明顯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
報告還指出,1961年至2020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平均年降水日數呈顯著減少趨勢,而年累計暴雨站日數呈增加趨勢。中國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極端低温事件減少,極端高温事件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明顯增多,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登陸中國颱風的平均強度波動增強。北方地區平均沙塵日數呈顯著減少趨勢,近年來達最低值並略有回升。氣候風險指數呈升高趨勢,2020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為10.8,是1961年以來第三高值。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根據報告所示,研究人員在海洋、陸地、冰凍圈、生物圈多個圈層都可以監測到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特別是中國的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指數。總體來説,增暖和降水的波動會使中國水資源的脆弱性明顯上升,風險更為突出。增温與乾旱化會使陸地生態系統的生產力進一步下降。海洋熱浪對海岸帶和海洋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持續。近些年高温熱浪事件明顯趨多、趨強,會對人體健康、電力交通系統等帶來重大影響。增暖和天氣氣候極端事件會給重大工程的建設和運營帶來更大風險。
“氣候變化影響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已經從自然物理系統不斷向社會經濟系統蔓延,長期持續的風險愈加顯著,持續變暖與極端事件的頻發和加劇對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都會構成重大威脅。”巢清塵説,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走綠色低碳的發展之路,將有助於進一步減少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中國氣象局將繼續加強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監測和評估工作,及時向社會通報相關研究發現,更好地幫助各行業、各部門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降低氣候風險,為我國實施碳達峯、碳中和戰略提供科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