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黃玉玲)近日,中國氣象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全國氣象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1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規劃》的相關內容。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黃玉玲 攝)
中國氣象局計劃財務司司長曹衞平表示,《規劃》明確未來五年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適應需求、結構完善、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更加健全,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氣象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水平顯著增強,氣象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具體指標包括: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將從85.9%提升到90%,24小時暴雨預警信號準確率從89%提升到92%,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從70公里降低到65公里,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從38分鐘提前到45分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可用預報時效從7.8天延長至8.5天等。
發佈會上,央廣網記者提問,“十四五”期間氣象部門如何做好極端天氣的防範應對,更好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中國氣象局應急管理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發生更加頻繁,今年以來,這一特徵表現的更為突出,多地發生了雷暴大風、龍捲風、暴雨、寒潮、暴雪等一系列極端天氣,對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做好極端天氣防範應對,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是氣象部門的核心職責和首要任務。
王志華説,“十四五”期間,氣象部門將重點在強化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警信息發佈、氣象災害風險防範、完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等四個方面下功夫。在監測預警方面,要形成分災種、分區域、分時段、分強度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實現氣象災害測得更精、報得更準。在預警信息發佈方面,形成多渠道、廣覆蓋、高效率的預警信息靶向發佈能力,實現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快速發給可能受災害影響的用户。在災害風險防範方面,完成全國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和區劃,為全社會提高高風險區域氣象災害防禦能力提供支撐;大力發展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服務,實現從災害性天氣預警向氣象災害預警的轉變。在完善防災減災機制方面,推動建立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為先導的全社會快速響應和高效聯動機制。更好地發揮氣象防災減災在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監測預報先導作用、預警發佈樞紐作用、風險管理支撐作用、應急救援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