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東北地區降雪12日結束,未來幾天北方還有一次冷空氣過程
從11月7日開始,東北地區經歷了今冬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一次風雪過程。從昨日8時到今日8時,東北地區共有33個站點打破歷史同期降水紀錄。截止到今日8時,內蒙古通遼地區強降雪已經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到81.3毫米,積雪深度達59釐米,打破了1951年創造的積雪深度紀錄。
根據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14~16日我國北方地區還有一次冷空氣過程,主要影響東北、華北和黃淮地區,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鄭志海分析,未來這場冷空氣帶來大範圍強降雪、降温的可能性更小。
預計今日東北地區降雪有所減弱,但積雪深厚仍需注意防範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11月6日、7日,北京、天津、濟南、蘭州等多地陸續迎來今冬初雪。隨後,此輪寒潮繼續南下,強降雪的中心也轉移至東北地區。從11月7日開始,東北地區經歷了今冬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一次風雪過程。降雪量罕見,從昨日8時到今日8時,東北地區共有33個站點打破歷史同期降水紀錄。積雪深度驚人,遼寧、內蒙古、吉林西部不少站點打破有氣象記錄以來積雪的最深紀錄。
內蒙古通遼地區從11月7日上午10時迎來核心降雪時段,截止到今早8時,強降雪已經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到81.3毫米,積雪深度達59釐米,打破了1951年創造的積雪深度紀錄。
為什麼11月能出現如此罕見的強降雪?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介紹,首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這股最強冷空氣行進到東北時,在高空形成切斷冷渦。而在地面,黃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氣旋,將海上大量強盛的水汽輸送至東北。冷暖空氣在東北上空產生激烈交匯,造成降水量大且持續時間長。
中央氣象台預計,今天東北一帶的降雪比昨天有所減弱,但是強降雪還是不少,內蒙古東北部、遼寧中北部、吉林南部、黑龍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局地暴雪(10~13毫米),上述部分地區新增積雪深度3~8釐米,局地可達10釐米以上。明後天強降雪減少,12日降雪結束。雖然降雪減弱,但積雪深厚,仍需注意防範。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凍災害“重演”可能性較小,今年西南、江南發生階段性低温雨雪冰凍天氣可能性較大
11月8日,中國氣象局發佈消息,寒潮對我國的影響已接近尾聲。
11月4日,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趙會強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本輪影響我國的兩次主要天氣過程。除了此次5日到8日的寒潮之外,13日以後我國還將迎來新一波降温過程。“11月13日前後的冷空氣影響,相對於這次可能要偏弱一些,長江及其北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普遍下降4至8攝氏度,華北東北地區局部降温10攝氏度以上,部分地區有4至6級偏北風。”
根據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14~16日我國北方地區還有一次冷空氣過程,它影響的區域主要是在東北、華北和黃淮地區,大部分的降温可能有4~6攝氏度,並且伴隨着4~6級的大風。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鄭志海分析,跟剛剛過去的寒潮天氣過程相比,未來這場冷空氣降温的幅度和風力明顯較弱,在水汽條件上也明顯不如剛剛過去的這次寒潮,所以出現大範圍強降雪、降温的可能性更小。“也就是説它的幅度和強度都明顯比剛剛過去的寒潮天氣要弱。”鄭志海説。
這兩天全國各地的大雪、大風、降温,包括北京今年來的又猛又早的初雪,不禁讓人發問,今年是不是一個冷冬?鄭志海表示,一次寒潮過程,並不能説今年的冬天就是冷冬。冷冬有明確的標準,嚴格的定義。“冷冬主要針對冬季三個月平均氣温而言的,它跟降温幅度和範圍有很大的關係。有單站冷冬、區域性冷冬和全國性冷冬三個等級。那麼對全國性冷冬來説,需要全國50%以上的站點都出現了氣温明顯偏低,才能算全國性冷冬。所以我們需要等冬季三個月結束之後,根據降温幅度和範圍再來判斷是否為冷冬。”
根據最新監測,我國在10月份進入了拉尼娜狀態,從歷史數據來看,在多數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今年的暴雪,是否與拉尼娜有關?鄭志海介紹,拉尼娜主要是指中東太平洋海温持續偏低的現象,偏低超過0.5攝氏度,並且持續5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我國冬季的氣候不光受到拉尼娜的影響,還受到印度洋、大西洋,包括極冰和中高維度積雪的影響。”
此外,鄭志海還提到,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凍災害與中高緯度冷空氣活動頻繁、南方地區低緯度的水汽條件較好密切相關。從預報上來看,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依然會比較頻繁,但是南方的水汽條件目前考慮是明顯差於2008年。“也就是説今年出現像2008年這種大範圍持續的冰凍雨雪災害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是我們考慮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發生階段性的低温雨雪冰凍的天氣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鄭志海提醒,因為今年冷空氣活動相對比較頻繁,氣温波動會比較大,公眾要及時關注天氣的變化,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本身也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要注意防範相關疾病。另一方面,在強降温和強降雪的過程到來時,要注意交通安全。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