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芳 林潔
3月1日早7點10分,裝載着26標箱供港日用品的“穗海韻366”駁船,從廣州港南沙港區二期碼頭出發,駛向香港碼頭。
2月28日晚6點多,“穗海韻366”駁船掛靠南沙港區二期碼頭,計劃裝船作業111標箱,其中有26標箱為供港日用品。南沙二期在接到計劃後立即統籌調度,調配機械資源,優先安排作業,於當晚7點45分開始裝船作業,3月1日凌晨1點35分完工,全程僅用5小時,用“南沙速度”為香港抗疫提供有力保障。
香港暴發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後,民生物資和醫療物資出現不同程度緊缺,造成一些市民情緒恐慌。物資充足供應直接關係防疫抗疫成效,連日來,廣東強化水路運力,物資源源不斷運抵香港。
為了加速援港,南沙海關對需要查驗的貨物採取“優先檢查”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貨物及時裝運;支持企業實現供港鮮活商品“次晨達”,全力保障供港物資快速通關。據統計,2月1日以來,南沙一二期共裝卸香港駁船445艘次36892標箱。
就在同一天,中山港航旗下“中航920”船舶也裝載着供港醫療物資(一次性使用病毒採樣管),從中山港國際貨櫃碼頭髮往香港,這是中山港碼頭和香港航線駁船無縫對接、實現供港醫療物資快速發運的特殊航班。
中山港航全力保障供港抗疫物資運輸,密切關注駁船公司客户供港物資情況,保證供港物資在碼頭內優先裝卸;同時,加強港澳分公司溝通聯繫,及時掌握船舶到達時間。在口岸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該批供港醫療物資快速通關順利發往香港。
據悉,中山港航集團是廣州港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共有中山港、小欖港、神灣港3個港區。中山港是國家一類開放貨運口岸,現有12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00噸;年貨物吞吐能力400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55萬TEU。主要經營中山至香港、廣州南沙、深圳等港口定期航線的貨物裝卸、倉儲、理貨業務;與水路運輸相銜接的陸路送貨上門、貨物拼櫃與配送,以及集裝箱和散雜貨陸路運輸等業務,擁有良好的水陸路貨物集疏運能力。
在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從2月21日起就開通了三條供港物資水路運輸快速通道:大鏟灣碼頭—香港現代貨箱碼頭(4-5小時)、媽灣碼頭—屯門內河碼頭(2-3小時)、鹽田國際碼頭—香港國際集裝箱碼頭(7-8小時) 。
為保障這三條“海上快線”暢通高效,特別是供港鮮活商品對時效的要求,深圳海關量身定製了“提前申報、抵港直裝、非侵入查驗”的通關監管模式,引導企業提前申報、實現貨到自動分流。
對需要查驗的貨物,採取優先機檢、優先審圖、優先人工檢查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貨物及時裝運;對無需查驗的貨物,第一時間通知放行,實施“抵港直裝”,推進通關“零等待”“零延時”,滿足供港鮮活商品“次晨達”的時效要求,保障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物資安全穩定供應。
“大鏟灣碼頭—香港現代貨箱碼頭”供港物資“海上快線”開通一週以來,大鏟灣海關共監管供港物資超2000噸,“海上快線”供港通道持續擴容增量。“從2月21日首航的26個標箱到滿倉120個標箱,僅僅花了七天時間,海上快線受到了越來越多供港食品企業和外貿企業的認可。”深圳大鏟灣現代港口發展有限公司外事部總經理蔣曉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前海海關轄區的蛇口南順麪粉有限公司日均供港麪粉約200噸,因疫情運輸受到嚴重影響。在得知大鏟灣口岸開通供港物資“海上快線”後,得到海關企業協調員的指引幫助,南順麪粉很快便順利搭上了“海上快線”。“第一次走海運非常順利,接下來我們每天將從大鏟灣口岸出口6個櫃的供港麪粉。”蛇口南順麪粉有限公司報關部經理倪海琳表示。
作為口岸海關,大鏟灣海關也加大對供港物資通關的服務。該海關緊密協調企業、船公司、碼頭公司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增加空櫃儲備,並優先安排供港生活物資相關企業使用,幫助企業解決“提櫃難”問題。同時,安排業務骨幹在線解答通關疑難問題,在各業務窗口設置“供港物資優先審單綠色通道”。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