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京彩好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要“內外兼修”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有時日,但媒體調查發現,現實阻力仍然不少:守桶員在時,居民能做到規範投放,沒人監督就容易隨意亂扔;説好的廚餘垃圾要破袋,但嫌髒怕味兒的不在少數。這樣那樣的問題,都説明想把垃圾分類這件好事辦好並不容易。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垃圾分類涉及生活習慣養成、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等諸多方面。如果説其中有些能通過政府部門的工作迅速匹配到位,生活習慣的重塑則遠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研究表明,行為習慣深植個體的潛意識,悄然決定着一個人90%的日常言行。引導人們跳出熟悉的行為框架,需要“內在暗示-慣常行為-外部引導”三個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對應垃圾分類,從長久以來的“囫圇一扔”,到如今的“兩桶一袋”,新習慣的培養同樣可以參考上述規律來發力。

  所謂“內在暗示”,其實就是個體的內在動力。這源於人們對於新事物的認知,依靠長期的宣傳引導。就垃圾分類而言,就是要激發廣大市民參與其中的意願。綠色環保的道理人盡皆知,但宏大命題並不足以驅動每一個普通市民,必須要和個體生活有效對接。

  在這方面,抗疫動員宣教其實很有啓示意義,通過宣傳“戴口罩、勤洗手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率”,生動展示“飛沫在不同距離的表現”,讓市民廣泛知曉認真防護和個人安危密切相關。垃圾分類的宣教同樣應該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精準講清是非利弊,比如此舉可以改善蚊蟲滋生率、病毒傳播率乃至小區空氣質量等等。當每一個人真切感受到垃圾分類就是愛護自己,自然會有更主動的參與意願。

  再看“慣常行為”,意即簡單明瞭的操作方法。心理學研究認為,習慣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換。如果新路徑不夠清晰,人的惰性就會萌生,舊習慣便始終佔據主導。具體到垃圾分類上,一些人不配合的一大症結正在於操作環節的困擾——“不知道怎麼扔好,乾脆還按原來的”。這就要求,堅決除舊的同時必須明確布新,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標準流程”,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變。

  在日本、德國等國,很多商品在包裝上直接標明垃圾所屬類別,這就極大降低了分類操作門檻。我們目前的分類指南有沒有再簡化的空間,小區內分類工作比如桶怎麼放、何時收、怎麼破袋等細節能不能再優化,都值得進一步考量。

  從“想做”到“會做”,再到“堅持做”“下意識做”,還離不開“外部引導”。這有兩大關鍵,一是用嚴格的制度法規對亂扔亂丟者予以懲戒;二是用即時的獎勵強化人們的新習慣。

  從實踐經驗看,後者的操作性更強、羣眾認可度更高、實際效果也更好。在北京一些小區,收集廚餘垃圾可以兑換綠色積分在線購物,堅持分類若干天就能領取米麪糧油……這些獎勵看似不起眼,卻給予了參與者看得見摸得着的激勵,更能激發市民堅持下去的積極性,促成“主動分類—獲得激勵—強化分類”的良性循環。

  關鍵小事也是治理大事。應當看到,舊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鍵更新”,新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過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多點發力、持之以恆,新習慣將一點點建立起來,最終推動北京城市文明再上新台階。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4 字。

轉載請註明: 【地評線】京彩好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要“內外兼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