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特大暴雨,將再次提醒人們,對極端天氣保持敬畏。
據“網信鄭州”消息:截至23日,鄭州強降雨已造成51人遇難。
這幾天媒體陸續報道了一些遇難者的更多信息。名字、年齡、職業,讓這些遇難者不再是抽象的數字,具象化為一個個立體的生命。他們是兒女,是父母,是親人,都曾有着平淡而幸福的人生。他們驟然離去,對每一個家庭來説,都是難以承受的傷痛。
一場暴雨,怎麼就奪走了這麼多人的生命?一趟地鐵,怎麼就困住了那麼多人?
隨着“河南三天下了一年的雨”“鄭州特大暴雨為千年一遇”“鄭州一小時降雨超一百個西湖”等形象的描述,中國天氣網《六問河南特大暴雨:這裏為何成為全國強降雨中心?》文中的理性分析,這場特大暴雨逐漸在人們心中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即便身在南方,家鄉幾乎每年都會經歷洪水的筆者,也被那急切嘈雜的雨聲所震撼,被那湍流不息的洪水所驚嚇。
這場特大暴雨,將再次提醒人們,對極端天氣保持敬畏。
包括,對紅色預警的再認識。
據媒體報道,7月19日晚至7月20日,“鄭州氣象”官方微博就發佈了5條暴雨紅色預警,面對如此密集的天氣預警信號,當地有關方面並未根據預警及時作出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防禦措施的決定。鄭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表示,“三停”僅僅是建議而非要求;鄭州市應急局也告訴媒體:需層層批准,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三停”。
這其中涉及一些概念,到底什麼是“萬不得已”,什麼時候該“要求”,什麼時候可“建議”,這或許是實際操作中,很多部門和單位面臨的難題。比如,面對同樣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降水100ml和200ml能否以同樣的方式應對?再比如,面對同樣的降水量,公交車和地鐵該不該同時停運?由此可見,即便有相應的防禦指南,在具體決策層面,也很難做到精準應對。隨着極端天氣在世界範圍內的高頻出現,如何制定更科學精細的防洪抗旱等標準,這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還有,普通人危機應對的再學習。
“明知道下暴雨,為什麼還要出門?”這是部分網友的疑問,言語或許缺乏温度,但有其存在的意義。古語有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氣象部門持續多次發出暴雨紅色預警後,身處危機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警覺,但並未在連續多日下雨的環境中重視,這或許源於北方城市少雨的自然環境,對暴雨天氣缺乏一定了解。當然,人們都揹負着謀生責任,相比行政部門更缺乏判斷危險的渠道與能力,事後的建議也都顯得“馬後炮”,但從防範的角度、生命的角度,對暴雨颱風等更敏感的東南沿海城市,有着相對成熟的應急社會共識,值得其他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學習借鑑。
還有,軌道交通應急預案的再完善。
作為這場暴雨中的中心焦點之一——鄭州地鐵5號線。在事後被媒體問及雨水如何進入地鐵軌道、地鐵為何不盡早停運、地鐵站防汛標準如何制定等問題時,相關負責人稱,對於市民而言“地鐵是惡劣天氣下回家的唯一希望”。但當“唯一的希望”變成“現實的悲劇”時,這種在暴雨之下“強撐”的服務心理,到底該如何把握?這顯然不應該成為人性的考驗,而是關鍵時刻有章可循的科學反應機制。
客觀而言,此次暴雨的強度的確讓普通城市很難抵抗;在抗擊暴雨過程中湧動的救援和互助精神也令人感動。但這次災情仍有值得回溯之處,經驗缺失、認識不足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敬畏極端天氣,應該形成社會共識。於決策部門而言,是要敬畏科學,敬畏“人民至上”的原則;於每一個市民而言,是要提高預警認知,在“狼來了”之際確保個人的安全。如何面對專業預警,怎樣應對極端天氣,怎樣加強救援能力……都需要好好思考。
面對逝去的生命,我們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以更科學的態度,更理性的思維,更精準的舉措,真正推動城市對極端天氣重視、敬畏。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黃秋荻
編輯 黃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