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王景曦)8月16日晚,北京市海淀區遭遇暴雨。當天21時左右,半個小時內,海淀區暴雨預警級別由藍色升級為黃色,又由黃色升級至橙色。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造成昨夜天氣的“超級單體”形成、消逝都很快,提前預報的時間只能以“小時”為單位,難以像普通天氣預報一樣以“天”為單位。“提前一天、兩天預報‘超級單體’,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技術手段,這樣的預報基本上是做不出來的。”
張明英介紹,16日21時-21時50分是海淀區的雨下得最大的時段,“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閔莊、玉淵潭、車道溝附近降水量達到50-70毫米,這已經是很大的雨了”。22時之後,強降雨範圍驟然擴大,覆蓋到永豐中學、青龍橋、晨春橋一帶,一小時累積降雨量也達到50-70毫米。
“短時間內雨量特別大,就是雨強很強,容易出災。”張明英解釋,單位時間的降雨量,叫雨強,一般以一個小時來計算。“雨強大,意味着短時間降下來很多雨水,人們在感覺上會認為雨特別大。”
他分析,16日晚,海淀區遭遇的是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叫“超級單體”。“也就是一塊發展得特別旺盛的積雨雲,它形成的時候,帶來大雨、大風,災害性天氣特徵特別明顯。”
從海淀區降水量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這次強降水集中的時間約為兩個小時。8月16日21時、21時15分、21時25分,不到半個小時,海淀區暴雨預警級別由藍色升級為黃色,又由黃色升級至橙色。
海淀區發佈的橙色預警信號顯示,預計降水持續至23時。當天23時10分,海淀區解除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影響海淀區的降雨雲團已減弱移出,預計後半夜仍有分散性小陣雨。
張明英解釋,“超級單體”形成快,消失也快,很難提前預報。“一般這樣的小尺度天氣就覆蓋幾公里,而且它的生命短,存在兩三個小時就消失,這也使這種天氣的預報提前量很小,不可能像天氣預報那樣提前一天就預報出來。”
發現“超級單體”的最好方式是通過天氣雷達監測,預報員可根據實際天氣情況分析,實現提前預報,但預報時效也只能用小時來計算。“我們能看到,海淀區氣象台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連續發了3個預警,就是用雷達發現這次的‘超級單體’後做出的反應。”
責任編輯:曹義_0776